火力发电厂经济运行管理系统 一、 背景与意义 电厂节能降耗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随着国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的确定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厂经济运行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得到电力行业的普遍重视。在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开发一套性能优良,分析处理数据准确可靠的电站经济运行优化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系统对电厂节能管理工作具有原则性指导意义。 影响火电厂煤耗的主要因素有三个:设备状况,环境参数,运行水平。其中设备状况只能通过热力系统或设备的改造及检修消缺进行改善,环境参数与季节关系密切,无法认为改变。所以提高火电厂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在定期检修设备的基础上,加强运行管理,优化运行性能,提高运行水平。电站经济运行优化管理,是火电机组节能管理由“粗放型向“科学精细型”转变的根本方法,是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核心与关键。 二、 设计框架 如何优化运行方式,实现经济运行、合理调度是该研究项目的总体设计思想。量化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准确衡量机组运行状态是该设计框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将建立起经济运行方式、经济调度方式、检修优化方式,如图 1所示。 图 1 设计框架图 三、 主要功能说明 1)量化机组运行经济性 将机组运行经济指标量化是衡量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关键,对公司所属各机组进行经济运行计算是基本出发点。从目前机组已有的各项试验数据看,大量试验仅限于额定工况下的经济指标计算(热耗、供电煤耗、锅炉效率等),并没有对机组从启停方式、运行方式、调峰最佳工况点、各机组间的负荷匹配(尤其是母管制机组)进行全面性试验,计算各运行过程的经济性。 实现机组的经济运行、合理调度需要对机组的经济性全面衡量。影响机组运行经济的各种因素应该是试验的主要对象。仔细研究机组实际的运行状况,才能制定合理的运行方式并进行经济调度。 2)准确衡量机组运行状态 设计思路的提出,包括运行状态的安全、经济两个方面。在很多情况下,不安全的故障点同时也将是不经济的故障点,例如,阀门泄漏、管壁超温。对运行的经济评价不能局限于掌握各机组的固有经济运行状况,如应在运行中及时发现不合理情况,对不经济工况及时调整,才能不断优化运行方式使之趋于经济。 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达到动态调整的目的需要大量监测数据的支持。监测数据经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对实时的各参数匹配情况、机组运行中的故障点进行在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