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铸铁的组织和几种合金元素的影响 过去半个世纪中,灰铸铁的熔炼和孕育处理有了很大的进展,对于铸铁的合金化、生核和凝固以及固态的相变都作了不少研究。在材料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灰铸铁仍能作为一种结构材料而具有相当的竞争能力,是与这些研究工作分不开的。目前,许多重要的机器零件,如机床床身、内燃机缸体、缸盖、壳体、歧管、压缩机缸体和液压阀等,都是用灰铸铁制成的。当然,对灰铸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既要保证强度高,又要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厚、薄截面组织的一致性;还要求铸铁的刚度高(弹性模量大),铸件的尺寸稳定。 生产高牌号灰铸铁件,进行有效的孕育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正确地确定化学成分,必要时配加少量合金元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条件。如处理得当,选定化学成分和孕育处理可以有相辅相成的叠加效果。 这里,我们要扼要地讨论有关控制灰铸铁化学成分的一些问题,将不涉及孕育处理。 一.灰铸铁的组织和合金元素的影响 灰铸铁的强度和综合质量,决定于其最终的显微组织,生产高牌号灰铸铁件,控制其显微组织的目标,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 有较多的初生奥氏体枝状晶; ◆ 无游离渗碳体和晶间渗碳体; ◆ 石墨细小而且是 A 型; ◆ 基体组织95%以上为珠光体,游离铁素体不多于5%; ◆ 珠光体细小。 上述5项目标中,前3项要在铸铁凝固过程中建立,后2项则要通过控制铸铁的固态转变来达成。 1.铸铁的凝固过程 要分析铸铁的凝固过程,不能不回顾一下铁-碳合金的相图。铁-碳合金的相图是双重的,有稳定的铁-石墨系和介稳定的铁-渗碳体系。制成高性能的灰铁件,当然不希望出现游离的渗碳体,所以要使铸铁按稳定的铁-石墨系凝固。 图1中简略地表示了铁-碳合金相图的共晶部分,并表示了一些合金元素对铁-石墨系和铁-渗碳体系共晶温度的影响。 图1 合金元素对铁-石墨系和铁-渗碳体系平衡共晶温度的影响 铁-石墨系的共晶温度高于铁-渗碳体系的共晶温度,如果共晶成分的铁水冷却到铁-石墨共晶温度以下,同时又在铁-渗碳体的共晶温度以上,此时,对铁-石墨系而言铁水已经有了过冷度,可以进行石墨加奥氏体(γ)的共晶结晶,对铁-渗碳体系而言,则系统的自由能仍较高,设有进行渗碳体加奥氏体共晶结晶的可能。这样,得到的是没有游离渗碳体的灰铸铁。 但是,对于只含碳而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铸铁,铁-石墨共晶结晶温度与铁-渗碳体共晶温度之间的间隔只有6 ℃,要实现上述凝固条件,实际上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