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三大世界难题: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环境、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青藏铁路——神奇的“天路”青藏铁路总投资逾三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全长1956公里;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万立方米,桥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万延长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万七千六百六十二横延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长米。2历经长达五年的艰苦奋战,十万筑路大军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挑战生命极限,挥洒万丈豪情,攻克多年冻土,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出一个个雪域奇迹,写下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精彩一笔:青藏铁路建设者凭借超人的吃苦精神、坚强毅力和现代科技打造出九大“世界之最”。工人们在安多铺架基地工作(2005年6月8日摄)。海拔4704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九大世界之最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3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在唐古拉山,海拔为5072米,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青藏铁路唐古拉车站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5068米。5“世界第一高隧”——风火山隧道风火山隧道轨面海拔标高4905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永久性冻土隧道。6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7清水河特大桥飞架于昆仑雪山下,海拔4600多米、全长11.7公里,是最长的“以桥代路”工程,号称青藏铁路第一长桥。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清水河特大桥8青藏铁路穿越的昆仑山冻土地段青藏铁路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9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速达到100公里,这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冻土时速最高的铁路10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拉段11青藏铁路离错那湖最近处只有几十米拉萨河铁路桥拉萨河铁路桥12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为了保护高原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珍稀的野生动物,青藏铁路仅环保投入就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是目前我国政府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在全国工程建设中首次引进环保监理,首次与地方环保部门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首次为野生动物开辟迁徙通道,位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清水河特大桥,就是青藏铁路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迁徙而建设的。青藏铁路——绿色“天路”青藏铁路格拉段穿越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100.02公里,穿越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328.06公里,从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经过。13沿线环保固沙栅格青藏铁路环保重点: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错那湖;植被、野生动物、湿地和自然保护区14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亚洲水塔”不受污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由冰川形成的众多天然固体水库,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数十条江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也是维系整个江河流域水资源平衡的调节器,对亚洲乃至世界的水量平衡以及气候变化起着巨大的调控作用,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亚洲水塔”。长江源头第一铁路桥——长江源特大桥15青藏铁路长江源头第一特大桥从沱沱河段清澈的河流上跨过。在长江源特大桥施工中,建设单位将施工中产生的泥浆进行严格的二次沉淀处理,严禁将泥浆直接排入河中;沉淀池析出的水用于路基施工和便道洒水。16距离青藏铁路最近的湖泊——错那湖,是青藏铁路环保重点控制区。错那湖是怒江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青藏铁路环保重点控制区。在错那湖边看到,建设者用沙袋垒起的“环保长城”将施工现场与湖水隔离。建设单位还制定了“苛刻”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人员不准向湖水排放污水和垃圾,违反者立即下岗。一列火车驶过藏北错那湖边(2006年7月20日摄)一辆机车从错那湖畔驶过17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世界屋脊”上的草原湿地,铁路建设者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尽量绕避湿地。在必须经过湿地的路段,大量采用了以桥代路、增加小桥涵密度、路基抛填片石、填筑渗水材料等措施,保证地表径流对湿地水资源的补充,防止湿地萎缩,确保水源涵养功能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