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康复与手外伤后康复赵永春{主管康复师}骨科康复的原则及基本程序3骨科康复的基本内容4康复的简述1骨科康复新理念及创伤后早期康复的重要性2手外伤的康复51981年WHO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又把康复定义为:“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使其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科学”人重返社会”1981年WHO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又把康复定义为:“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使其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科学”人重返社会”1、康复(Rehabilitation)的定义康复以提高局部与整体功能水平为主线,以整体的人为对象,不仅包括生理机能的康复,也包含心理及社会能力的康复。1、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共同组成全面医学,又被称为第四医学。2、治疗目的也不是治愈患者,而是想法设法恢复残疾者的功能障碍。3、治疗方法也不是药物和手术,而是以运动疗法为代表的各种功能恢复训练方法。4、台湾、香港叫复健医学或复康医学。5、康复不能100%恢复,但可以把伤残降到最低2、康复医学特点康复医学服务对象创伤和手术后的患者急慢性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者先天性疾病出现的残疾3、康复医学服务对象创伤骨折、关节、肌腱、神经等损伤;脑外伤,脊髓损伤先天性畸形,失明、失聪;脑血栓、脑出血小儿麻痹;小儿脑瘫、颈肩腰腿疼等工作对象主要使用方法目的临床医学疾病药物、手术治愈康复医学功能障碍(残疾)功能训练、物理治疗、职业教育等回归社会4、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康复医师患者(残疾者)康复工程(假肢或矫形师)言语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康复护士心理治疗师中医康复师5、康复医学的组织结构工作制度----骨科--康复一体化康复知识、康复理念骨科医师、护士诊断治疗围绕病人治疗与功能恢复更好结合评定康复医师、治疗师康复骨科知识骨科常见多发病诊治手术过程1.骨科康复学2.神经康复学3.心脏康复学4.儿科康复学5.老年病康复学6.肿瘤康复学7.精神科康复学6、康复医学的分支创伤后患者能早期、适时、适度地进行康复治疗,不但可使损伤尽快愈合,还可使功能尽快恢复,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通过早期康复治疗,可以预防血栓等致命性并发症,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营养代谢,有利于组织修复,淤血吸收,水肿消退,伤口愈合,减少骨质疏松,减轻组织粘连,预防关节僵硬,最大限度的恢复患(指)肢功能。以往对外伤术后的康复治疗认识及重视不够,虽然患者的手术做得非常好,但由于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系统的康复治疗,到最后患者还是发生了关节僵硬,甚至关节挛缩、废用性肌萎缩、肌腱粘连等一系列骨折病!最终导致患肢(指)功能差,造成残废,降低手术疗效,影响个人生存质量,增加家庭、社会的负担。早期康复对创伤后患者的影响1、不仅要对恢复后期或后遗症期的患者进行康复,而且也要从临床早期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2、不仅要掌握康复治疗本专业的技术,也要熟悉相关疾患(如相关的骨科损伤和疾患)的临床处理原则,以便配合进行康复。3、要与骨科和其他相关临床科的医师紧密联系,组成“跨科团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康复治疗。骨科康复新理念4、不仅要充分发挥康复疗法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而且也要充分认识必要的手术对功能康复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及时介绍应做手术的患者到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纠正畸形,增进功能。骨科康复新理念骨科疾病的康复原则和基本程序总原则:注重使用综合的、循序渐进的训练程序;注重对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基本程序:以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恢复为基础,继之以本体感觉训练和运动感觉综合训练为中心的功能性训练最后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以全面恢复患者功能。肌力训练的方法0级肌力:电刺激--唤醒神经肌肉的兴奋,防止肌梭变性1~2级肌力:肌肉电刺激及肌电生物反馈疗法3级肌力:强调主动收缩训练4级及以上肌力:抗阻训练手外伤的康复概念手外伤康复是在手外科的诊断和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手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例如瘢痕、挛缩、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感觉丧失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