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081 0804012022 马丽东 2011-2012 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报告 由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中国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论坛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2011 年秋季预测发布会”于2011 年 8 月 20 日上午在狮城举行。新加坡国立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陈永财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教授、厦门大学校长助理韩景义教授,以及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副总编辑陈宝玖等专家学者与会并讲话。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陈抗教授、厦大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溥教授就2010-2011 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模拟进行了演讲。 《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报告认为,2011 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固定资产投资的驱动下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较为显著。在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剧。以数量控制为主、旨在吸收流动性的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主导的在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由升转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PPI 上涨的压力。然后,通货膨胀对居民实际收入的侵蚀以及城乡差距削弱了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导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投资驱动的增长。 2011 年下半年,尽管国内外经济环境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基于谨慎的乐观判断,《报告》假设美国经济能在2011 年结束疲软的复苏,从2012 年开始常态增长;同时,2011 年欧元区能够避免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但在2012 年因危机深化而导致经济小幅回落;另外,中国货币政策继续以稳定物价为主要任务,2011 年维持利率稳定,并保持货币增速16%、 2012 年 17%的常态水平。《报告》预测,由于外部经济复苏缓慢,在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向常态回归后,GDP 的增长将转入高位稳中趋降的态势,价格水平也将缓慢下降。2011 年 GDP将增长9.28%,但CPI 依然可高达5.34%; 2012 年 GDP 增速可能减缓至 8.91%, CPI 也将缓慢回落至4.93%,但依然高于4%的政策目标。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非常小。另外,尽管进出口增速持续下降,但贸易顺差还将持续,外汇储备仍将继续增加。 与此同时,《报告》模拟了如果美国经济陷入二次衰退,其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即假设美国经济2012 年全年GDP 增长率为零,经济陷入“二次衰退”;同时受此影响,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在2012年也进一步下滑至1.1%。为应对美国经济二次衰退所导致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