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主要内容一、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背景与现状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1)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2)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外科手术预防用药(3)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1)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2)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3)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4)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5)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抗菌药物的概念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病毒寄生虫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一、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背景与现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高(2009年数据)医院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46.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70%外科手术患者使用率为70%Ⅰ类清洁手术预防用药的比率高达96.9%抗菌药物使用级别高不合理应用的主要表现无适应症使用、换用抗菌药物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不当给药途径错误或用药剂量、时间错误头孢呋辛钠单剂量6g疗程不足或过长:膀胱炎血尿,无血尿即停药不必要的多种药物联合或重复使用:加替沙星+奥硝唑“经验”用药为主,不重视药敏实验缺乏循证医学依据,偏爱使用新的和昂贵的抗菌药物忽略药物相互作用、违反药物配伍禁忌钙+头孢曲松钠患者不适当的自我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应用的危害细菌耐药性迅速产生与流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葡菌(MRS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超级细菌大量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产生药源性疾病医疗资源的浪费卫生部相继发布[2004年]285号文)、[2009年]38号文2011年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从今年开始,卫生部将开展为期3年的专项整治活动。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势在必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已不再是一个医疗技术问题,开始纳入由行政监督管理新的地位。二、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4.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三、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第一问:为什么?第二问:哪些需要?第三问:如何选择?第四问:怎么用?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第五问:用多久?第一问:为什么?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围手术期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第二问:哪些需要?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术后预期感染率>5%的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Cruse统计1%7%20%40%无污染,不需使用预防性使用预防性使用治疗性使用是否使用?*Ⅰ类切口仅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70岁)、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第三问:如何选择?1.视预防目的而定2.根据药物特点1.视预防目的而定: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预防手术器官感染,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2.根据药物特点,原则上选择广谱杀菌安全价廉头孢菌素是最符合上述条件的。附:1.抑菌剂2.喹诺酮类一般不作预防,仅尿路感染手术可考虑。3.万古霉素一般不作预防用药,除非有特殊适应证。4.器官移植患者:四代头孢、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碳青霉烯类迅速起效手术前无法确定哪一类细菌可能引起感染,尽可能覆盖,但不是全部附件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手术名称抗菌药物选择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泌尿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