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 3 红外吸收光谱 3 .1 3 .1 .1 分子的振动形式 分子振动形式分为伸缩振动和变形振动。 伸缩振动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 变形(弯曲)振动分为面内弯曲振动和面外弯曲振动。 面内弯曲振动又分为剪式弯曲振动和面内摇摆振动。 面外弯曲振动分为面外摇摆振动和扭曲振动。 变形振动,又称弯曲振动或变角振动,是一种分子运动形式,指的是基团键角发生周期变化而键长不变的振动。 变形振动-分类: 变形(弯曲)振动分为面内弯曲振动和面外弯曲振动。 面内弯曲振动又分为剪式弯曲振动和面内摇摆振动。 面外弯曲振动分为面外摇摆振动和扭曲振动。 所以你说的面内变形振动应该属于面内弯曲振动,为Rocking (平面摇摆振动)形式,是说法不同而已 而面内摇摆振动(rocking v ibration),指基团作为一个整体在平面内摇摆.。 分子中原子的振动可分为两大类: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亦称变形振动),通常用希腊字母 v 表示伸缩振动,8 表示弯曲振动。伸缩振动是指原子沿着化学键方向往运动,在振动过程中化学键的键长发生变化。根据振动时原子间相对位置的变化,伸缩振动还可以分为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弯曲振动是指原子垂直于化学键方向的振动,可分面内弯曲振动和面外弯曲振动。面内弯曲振动是指振动在所涉及原子构成的平面内进行,这种振动方式还可以细分为剪式振动和面内摇摆振动。面外弯曲振动是指弯曲振动垂直于原子所在的平面,根据原子的运动方向,又可分为面外摇摆振动和扭曲振动。图 3-26 以亚甲基为例描述了上述各种振动形式,每一种振动形式都有稳定的振动频率。当外界提供的红外光频率正好等于基团振动频率。当外界提供的红外光频率正好等于基团振动的某种频率时,分子就可能吸收该频率的红外光产生吸收峰。 多原子组成的分子有许多种振动方式,因此它们的红外光谱很复杂且各有特殊之处。 3.13.1.2 决定振动频率的因素 分子振动的频率决定分子所能吸收的红外光频率,即红外吸收峰的位置。 分子中的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幅作周性的振动,这种情况与经典力学中弹簧振子所作的简谐振动十分相似。因此可以借用经典力学的 Hooke 定律(公式 3-11)导出振动频率: 式中 K 为双原子形成的化学键力常数;u 为两个原子的折合质量;m1 和m2 分别为两个原子的质量。 因此双原子分子的振动频率与组成原子的质量以及化学键的强度有关。如果是多原子组成的分子,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若干个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