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2016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概况以及戚继光抗倭的背景、过程;2、通过史料分析探究郑和下西洋具备的条件、影响和戚继光抗倭的性质、胜利的原因;3、通过本课学习,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帆之荣:友好使者帆之危:倭寇来侵帆之愿:和平崛起基础:自主学习时间:3分钟要求:准确,简洁,快速奖励:完成的小组举手,最先完成的三个小组加2分任务:请阅读书70-72页,完成思维导图成果展示根据上述材料,思考郑和成功航行西洋7次的条件是什么?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眼光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健全朝贡体系。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2)明成祖的鼓励与支持(3)先进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和指南针的应用史料分析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的壮举。请你结合课文和了解的知识,说一说壮举体现在哪些方面?船只巨大,人数众多,时间长,规模大,到达地区范围广,礼品丰厚……论从史出合作探究榜葛剌进麒麟图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小组合作说说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影响?(关键词:时间规模交往路线)材料一材料二教材72页《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材料三史料:材料一结论(1)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榜葛剌进麒麟图史料:材料二结论榜葛剌进献麒麟图(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史料:材料三结论(3)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积极影响:(1)时间长,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3)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并做出了伟大贡献。消极影响:七次大规模远航和馈赠性贸易,给明政府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未使中国真正走向开放,走向富强。帆之荣:友好使者帆之危:倭寇来侵帆之愿:和平崛起阅读教材72-74页,尝试自己画出戚继光抗倭的思维导图,相信自己!(提示:描述一个历史事件需要讲清哪些方面?)戚继光时间:4分钟要求:准确,简洁,快速奖励:完成的小组举手,最先完成的三个小组加2分材料二: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明史》材料三: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鲁教版《中国历史》材料一: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满千船。——《倭变事略》史料分析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3)得到明朝政府和当地军民的支持帆之荣:友好使者帆之危:倭寇来侵帆之愿:和平崛起历史是过去和现在的对话今天,中国再一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主动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进行友好的经济文化往来1.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时代,当时的中国皇帝应该是()A.宋太祖B.元世祖C.明成祖D.明太祖2.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A.郑成功收复台湾B.郑和下西洋C.镇南关大捷D.戚继光抗击倭寇3“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CBA随堂检测戚继光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