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结球甘蓝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结球甘蓝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 采收及采后处理。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无公害结球甘蓝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戡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有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1--7)GB16715.4 瓜菜作物种子甘蓝类NY 5008 无公害食品甘蓝类蔬菜DB51/335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DB51/336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生态环境条件DB51/337 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DB51/338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肥使用准则DB51/T339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蔬菜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荫棚指在进行甘蓝育苗时,采取的防晒,防暴雨保护设施。3.2 活棵指幼苗定植到大田一定时间后,完全成活的植株。4 产地环境条件4.1 基地远离主要交通要道、医院、生活污染区、工矿企业等污染源。4.2 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4.3 产地环境应符合 DB51/336 和 DB51/T339 的要求。5 栽培管理技术5.1 栽培季节与栽培制度5.1.1 栽培季节春甘蓝在秋末冬初播种,以幼苗越冬至翌年4 月— 6 月收获;夏甘蓝在 4 月— 6 月育苗,于夏季至秋初收获;秋甘蓝也称秋冬甘蓝,于夏秋季播种,秋冬季收获。5.1.2 栽培制度在菌核病、黑腐病等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地方,应实行3 年---4 年的轮作。也可和玉米等高杆作物套作。5.2 栽培技术5.2.1 品种选择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符合目标市场消费习惯的品种。春甘蓝选用冬性强、 不易抽薹的品种, 夏甘蓝选用耐热, 抗病的品种。秋冬甘蓝品种应早、 中、晚熟配套。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16715.4 的要求。5.2.2 播种育苗5.2.2.1 苗床准备苗床宽 1.5m(包沟),育苗场地应与生产田隔离,土壤肥沃, 排水便利, 床土采用 3 年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土壤与优质有机肥混合,有机肥比例不少于30%,平铺于苗床,厚度 5cm— 7cm,然后用水浇透待用。5.2.2.2 播种主要采用撒播,也可条播或点播。撒播每平方米播3g 种子;条播按行距 7cm 开沟,每克种子播 4 行;点播(2 粒—3 粒)/5c ㎡。播后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