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普通百姓须藤 48 岁,是一家从事商业设施管理的管理员,每月工资40 多万日元。我当时很奇怪,他的工资不算低, 又是独身, 为什么还会住在这样一栋月租金只有3 万多日元、 一居( 12㎡)一厨( 4 ㎡)一卫( 3 ㎡)、5 人合用一个浴室的楼房里呢?(户型详见下图)。须藤对我这种疑问表示非常理解,他告诉我说, 在日本经济泡沫时期的88 年,他花 6000 万日元购买了一套二层别墅。现在这套别墅的价格已经跌到了3000 万日元。他把别墅已经出租出去了。他住现在这样的房子是为了省下钱来和别墅的租金合在一起还银行的贷款。等他65 岁的时候就可以还清贷款,然后再把房子抵押出去得到养老送终的钱。不过, 他的妻子并不原意和他一起住这样的房子,离婚了。97 年,进入大学院后认识了搞金属材料研究的博士生小董(中国人),有一天他开车带我到一个很荒凉的地方去摘柿子。我问他这里的柿子为什么可以随便摘,他说, 这是他导师在泡沫经济时期买的地,按那个时期的发展规划,这里应该可以划入东京通勤圈的范围了,很遗憾,你看看现在,还是这么荒凉,也只有这搞金属研究的教授脑袋才这么“硬 ”,才会相信东京圈会扩大到这里。小董又说: 在研究室做实验的时候,教授没事儿总叨叨这块地,看来这块地让他挺烦心。教授在 89 年以 5 万日元 /㎡买了这块地, 一共是 1.5 亿日元。 教授说如果现在有人出1 个亿,他就卖。 93 年有人出价2.5 万日元 /㎡,教授舍不得,现在,2 万都找不到买主了。种了这些柿子树还没时间照料,我们到这摘柿子吃就是帮他忙了。我注意看了看这块地,除了几十棵柿子树,其它都是荒草。 当时来的高兴劲儿晾了一大半。后来在 02 年做店铺选址调查时又路过这里,感觉还是以前的老样子。我顺路到当地的公共图书馆查了一下,这块地属于市街化调整区域,这种区域内的土地并不完全属于建设用地,如果要化为建设用地,当地的"我们公司 "部门必须投资进行给排水、液化气、5.2 米以上宽度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教授买这里的土地,大概是基于泡沫经济时期的城市发展速度,要不了几年,"我们公司 "部门就会投资把这里化为建设用地了。如果真如教授所料,地价至少要涨到10 万 1 平米, 再如果化成了建设用地中的商业用地,30 万/㎡也完全可能。 很可惜,教授这个“赌注 ”没押对。99 年,在就职的公司里认识了川濑,他和我都爱好登山,我加入了他们的登山俱乐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