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肺叶切除2006年起美国NCCN肺癌诊疗指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已被正式列入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手术方式。据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数据库资料,美国第1例VATS肺叶切除治疗肺癌是1992年,此后VATS肺叶切除占全美肺叶切除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2003年为5%,2006年为18%,2007年为20%。有人推测,到2011年左右,美国境内80%以上的早期肺癌将通过VATS完成。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现状主要为<3cm的I期周围型肺癌或肺部孤立结节(SPN),要求胸腔无严重粘连,肺裂发育较完全,由有丰富经验的外科医师施术时,适应证可适当放宽,高龄和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更适合该种术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适应证主要包括肿瘤较大、中央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严重胸腔粘连,不能耐受单肺通气麻醉、全身情况较差,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紊乱,或不能耐受单肺通气以及体积较大的肿瘤(直径>5cm),包括良性肿瘤等。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禁忌证由于对常规开胸手术的畏惧,极易让SPN患者患者做出既不理性,更不科学的决策——“观察”目前临床对SPN的常见处理方法:CT引导下的病理穿刺。肺部孤立结节(SPN)细针穿刺只能吸取少许病变细胞成分做涂片。与组织病理不同,细胞学检查无法从恶性细胞的组织结构异常以及对周围正常结构的侵润、侵袭角度进行观察,细针病理穿刺是依据细胞形态而做出改变而做出判断。而且受穿刺、取材、制片、染色等技术影响比较大,此外受感染、炎症等干扰,非肿瘤细胞有时也失去常态,容易与恶性细胞混淆。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细胞诊断的难度远大于组织诊断。肺部孤立结节(SPN)国外362例接受细针经胸穿刺的患者资料显示,对于恶性疾病,细针穿刺的准确率为85.1%,而良性疾病患者仅有40%能够明确诊断。特别是对于能够通过胸腔镜手术活检的周围型孤立占位,经皮细针穿刺的诊断准确率只有77%,这意味着有五分之一的患者不能明确诊断。肺部孤立结节(SPN)McKenna阐述胸腔镜肺叶切除:1.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纵膈淋巴结清扫2.对于完全胸腔镜下操作或胸壁附加小切口的问题应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手术创伤,最低标准是胸壁的附加小切口应小于常规开胸切口,且不使用开胸器。香港大学严秉全教授撰文认为其定义是:主要通过注视屏幕操作,手术中很少甚至不用肋骨撑开器,支气管和血管分开结扎的微创技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概念全胸腔镜下操作时,术者利用胸腔镜进行观察和操作,手术切口仅供器械进出及操作即可,无需牵开肋骨,这与小切口手术有质的区别,同时皮肤切口更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通常要求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单侧健肺通气,取健侧卧位。手术切口一般包括1个1.5cm长的胸腔镜光源切口,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在腋前线第4或5肋间作1个约4cm长的操作切口和于腋后线第8肋间切1.5cm的辅助切口,通过常规手术器械和内镜器械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处理血管和支气管来完成肺叶切除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方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肺癌切除术并不是一个完全定型的手术,国内不同的医学中心在手术细节上有所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都应遵循常规手术中标准的肺叶切除术包括对肺血管和支气管分别进行结扎,解剖性彻底的肺叶切除术和彻底的淋巴结清扫的原则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方法2006版美国NCCN肺癌诊疗指引已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正式列入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手术方式McKenna等的文章显示胸腔镜肺叶切除安全性和根治性方面至少可以达到开胸手术水平。2009年5月悉尼大学教学医院胸心外科TristanD.Y教授包括患者2,641例,其中VATS组1,391例,开胸组1,250例,最终荟萃分析表明VATS肺叶切除对早期NSCLC安全、有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有关安全性与根治性问题常见原因包括叶间裂分裂差或胸腔粘连、纵隔淋巴结粘连或转移、肿瘤巨大、切割缝合器使用不当、血管出血等。在国内淋巴结干扰和肺血管意外出血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最主要原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