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996---20106---2010))现现状状概概况况11位置位置北回归线以南,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北回归线以南,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与香港相连,北与东莞、惠州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与香港相连,北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两城市接壤22经济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33交通交通连接大陆与香港,具有海、陆、空立体口岸的综合交通枢纽连接大陆与香港,具有海、陆、空立体口岸的综合交通枢纽现现状状概概况况44人口人口规划区规划区20002000年末年末700.84700.84万人万人55用地用地以平原跟台地为主,北面及东北面多为山地丘陵,地势东以平原跟台地为主,北面及东北面多为山地丘陵,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高西北低66布局布局城市沿着三角洲平原地带发展城市沿着三角洲平原地带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现状存在的问题:现状分析现状分析11城市用地布局不合理城市用地布局不合理22城市建设缺乏引导管理城市建设缺乏引导管理33城市道路不能满足需求城市道路不能满足需求44城市滨水的地理优势开发不足城市滨水的地理优势开发不足55城市特色不明显城市特色不明显66城市产业布局不合理城市产业布局不合理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11、城市范围、城市范围::特区——全市,特区——全市,22、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目标的确立,重新确定城市的功能及结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目标的确立,重新确定城市的功能及结构33、建立与珠三角衔接的城市运行机制、建立与珠三角衔接的城市运行机制44、做好保证香港繁荣稳定的结构性准备、做好保证香港繁荣稳定的结构性准备55、、““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赋予了深圳市土地开发新的原则和目标战略的提出,赋予了深圳市土地开发新的原则和目标66、《深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深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九九··五五””和和20102010年规划》的制定,年规划》的制定,要依托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城市空间要依托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城市空间77、城市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城市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城市性质城市性质现代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经济现代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中心城市,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城市职能城市职能11、具有全国意义的综合性经济特区、具有全国意义的综合性经济特区22、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综合交通枢纽33、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港口城市、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港口城市44、与香港功能互补的区域中心城市、与香港功能互补的区域中心城市55、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区域制造业生产基地、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区域制造业生产基地66、一个具有亚热带滨海特色的现代历史文化、一个具有亚热带滨海特色的现代历史文化名城。名城。城市规模城市规模规划人口规模预测规划人口规模预测11、、20002000年年20102010年人口规模的确定年人口规模的确定城市人口发展的城市人口发展的控制控制规模为:规模为:20002000年,年,400400万人万人20102010年,年,430430万人万人城市人口发展的城市人口发展的校核校核规模为:规模为:20002000年,年,420420万人万人20102010年,年,510510万人万人2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1)人均用地水平逐步达到国家规定)人均用地水平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目标标准的目标标准((2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即:即:20102010年,年,112112平方米平方米//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484800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年限“国际”标准人均用地城市建设用地2000年Ⅲ级标准90.1-105.0平方米/人360-420平方公里2010年Ⅳ级标准105.1-120.0平方米/人450-52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构筑了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两个层次的空间构架:一:是城市建设发展用地,呈“W”字型;二:是保护与保护型发展用地,以山体、水系、植被和组团分隔用地为因素联成系统,呈“M”字型。城城市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