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VIP免费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1/60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2/60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3/60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001-2024)(2)《公路隧道设计法律规范》(JTGD70-2024)(3)《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法律规范》(JTJ026.1-1999)(4)《公路路基设计法律规范》(JTGD30-2024)(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法律规范》(JTG D40-2024)(6)《公路路线设计法律规范》(JTGD20-2024)(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法律规范》(JTJ004-89)(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法律规范》(JTGF60-2024)(9)交通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文件编制办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1.2 主要技术标准1.2.1 设计行车速度:100Km/h1.2.2 设计交通量:2024 年:10551 辆/日 2024 年:23024 辆/日 2027 年:45191 辆/日1.2.3 隧道建筑限界限界净宽:10.50m行车道宽度:2×3.75m限界净高:5.0m1.2.4 行驶方向:单向行驶。1.2.5 隧道内卫生标准:A、一氧化碳(CO)允许浓度: 正常营运时为 294.6ppm;发生事故时,短时间(20min 以内,阻滞段长度不大于 1Km)为 300ppmB、烟尘允许浓度: 正常营运时为 0.0065m-1;当烟雾浓度达到 0.012m-1时实行交通管制措施,维修时,烟雾浓度不大于 0.0035m-12 工程概况2.1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进洞口位于南彭镇新铺子五社,靠近现南彭至石岗二级公路内侧,出洞口位于南彭镇鸳鸯六社,交通便利。隧道区地形地貌受地层、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进出洞口为砂、泥岩形成的坡、崖,隧道中部为较宽阔的丘陵。进洞口上部为砂岩形成的悬崖,下部为泥岩形成的斜坡;出洞口为一砂岩悬崖及倒崖区,悬崖及倒崖下部为泥岩及第四系残坡积土层形成的斜坡,斜坡下有一由东南向西北的冲沟,隧洞从泥岩斜坡近顶部穿过,悬崖呈近 M 形。隧道靠近进洞口一侧有近平行的由北向南的三条冲沟,但冲沟切割深度均不大,靠近出洞口一侧有一沿南东向北西向的冲沟,冲沟最大切割深度近 20m。隧道区内最高点标高为 478.50m,最低点标高为 395.00m,相对高差达 83.50m。隧址区工农业较发达。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红苕、家禽、家畜等,粮食和肉类自给自足有余。2.2 气象、水文隧址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有春早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之特点,多年平均气温 17.5~18.5℃,极端最低气温-3.7℃,极端最高气温度42.2℃。雾日全区年平均 30~40 天,最多达 148 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