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模糊评判法在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中的适用性讨论[摘要]本文针对现有采纳模糊评判法在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确定模糊评判法可以给出具体的数学模型,且模型简单并容易掌握,是对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问题评判效果比较好的方法,适用性较广。 [关键词]隧道施工 风险评估 模糊评判方法 1 前言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75%左右的国土是山地或丘陵。在山地或者丘陵地区修建铁路隧道,不仅可以缩短里程,还可以改善线形及保护环境。隧道既能保证最佳道路线形便利行车,又可有效防止山地陡坡的滚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又能和当地环境相协调及保全自然景观。在国内外隧道建设中由于对潜在的技术风险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人为或非人为因索导致的工程事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引起了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近十多年来,此类事故在国内外不胜枚举。这使得我们深刻认识到在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深思、去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故?这些事故是如何发生的?能否预先了解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如何在事故发生前把握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实行哪些措施才能减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发生后的损失程度?所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风险管理涉及到的讨论内容,人们只有通过风险管理的讨论,才能正确、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 2 国内外讨论现状 虽然风险管理的问题很早就被人们所关注,但是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风险分析的应用讨论才开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这些讨论成果主要以理念的建立和定性的讨论为主,在土木工程方面则多体现在定量的讨论结构岩土体介质材料的可靠度计算等方面。最近一、二十年来,风险管理才真正应用到隧道工程领域。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经有基于风险理论的岩土工程管理的工作程序。自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 Einstein.H.H 在隧道与地下工程中引入风险分析以来,风险评估方法及风险管理的讨论在欧美国家取得了一定的讨论成果,并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我国在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引进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时只引进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程序,未能同时引入风险管理,直到 8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展和国外各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书籍被介绍到中国,风险管理逐渐应用到项目管理之中,尤其是大型土木工程项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于 2024 年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