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缺人才申请资料 人才紧缺 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福建电力生产建设人才紧缺问题,省电力工业局决定在泉州举办电力中等专业学校。1984 年 4 月27 日,水利电力部批准成立泉州电力学校。学校利用已停用的泉州清源发电所作为筹备建校和初期办学的基地。9 月,学校开办电厂热能动力设备、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两个专业,共招收新生 81 名,实现了省电力局提出的“当年筹建,当年招生”目标。办学伊始,大业待兴。学校一边办学,一边筹建新校。11月,学校在北峰乡群石大队征地 120 亩作为新校区,结合清源山风景区自然景观,对新校区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仅用两年多的时间,校区建设全面完成。 1989 年 1 月,省电力局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考核,评定为优。学校荣获省电力系统“先进单位”称号。7 月 18 日,经能源部教育司批准,成立福建电力职工中专学校,与泉州电力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 1990 年 12 月,学校启动“学临汾电力技校、"创三优,争一流"”、迎接省教委办学水平评估活动。在学临汾、迎评估的过程中,学校努力做到了统一着装,佩戴标识卡,坚持军训、“两操”和升国旗制度,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校内设立“无烟区”,净化育人环境;严抓学生的日常操行评定工作,优化办学环境;探索德育工作新路,重视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不断提高办学质量。1991 年 3 月 16 日,能源部副部长史大桢视察学校,对学校创建一流中专学校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为学校题词:“清源育秀,求实为基,方向鳌头,勇于闯新,敢争一流”。12 月 28 日至 31 日,能源部在学校召开“学临汾”活动现场汇报会,来自煤炭、电力等系统的代表 60 人出席会议,能源部副部长陆佑楣出席会议。现场会的召开,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争一流”的意识大大增强。 1992 年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5 日,省教委办学水平评估组对学校进行评估,学校最终得分为 98.33 分,在 XX 省 68 所参评中专学校中名列前茅。学校顺利进入省教委上报国家教委的“选优”行列。1994 年 8 月 22 日,学校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从此,学校步入了全国重点中专的行列。 随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逐步加大对电力系统在职员工的职后教育工作。1997 年 1 月,学校成立教育培训中心,负责开展电力系统生产培训与多形式、多类型的培训工作。1998 年 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