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一、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是维果斯基在20 世纪20-30 年代提出的,关注文化与智慧的传递,强调社会环境对认知发展的影响。阅读专栏2-1维果斯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果斯基(1896-1934),白俄罗斯人,前苏联(俄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出生于比罗卢西亚的一个小镇——奥沙,自幼聪颖好学,机敏过人。1917 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曾先后工作于莫斯科实验心理学研究所、缺陷研究所、莫斯科心理学研究所,并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哈尔科夫等城市的许多高等学校讲授心理学。1934 年维果斯基因患肺结核逝世,年仅38 岁。维果斯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中借助语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维果斯基为后世留下了186 种计200 万字的著作。主要著作有:《意识是行为心理学的问题》、《儿童期高级形式注意机制的发展》、《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精神分裂症的概念障碍》、《心理学讲义》、《思维与语言》。被誉为20 世纪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一)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提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对人类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揭示了人类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由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维果斯基指出在社会交往中,发展出人类特有的心理机能(如随意注意、逻辑思维等),使具有低级机能的生物个体变为具有高级机能的人,同时个体的生物基础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言语起着特殊的作用。(二)高级心理机能维果斯基将心理机能分为两种,即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前者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如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等,是消极适应自然的心理形式。低级心理机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这些机能是不随意的、被动的、由客体引起的;就反映水平而言,它们是感性的、形象的、具体的;就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它们是直接的、非中介的;就这些心理机能的起源而言,它们是种系发展的产物,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因而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它们是伴随生物自身的结构的发展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展而发展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特有的,如随意注意、抽象思维、高级情感等。高级心理机能的特征主要有:这些机能是随意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