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轻型井点降水法施工工艺 在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而土质较差(如粉砂、细砂等)的情况下,用集水坑降水法施工往往容易出现坑内涌水、斜坡失稳塌方、坑底上冒(即管涌)、流砂等现象。不但使基坑无法开挖,还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影响邻近建筑物的安全,为此一般采用人工井点降水。 井点降水法就是在基坑开挖之前,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挖方前或挖方过程中利用抽水设备,通过井点管不断抽水,使地下水位逐渐降落至基坑底以下,形成较为稳定的水位曲线。由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仍不断抽水,这样可使所挖土体始终保持干燥状态,从根本上防止了地下水涌入坑内,也防止了流砂的发生,既改善了工作环境,也利于提高工程质量。若井点降水影响邻近建筑物的沉降与安全,应采取措施,用回灌法,旋喷加固土壤等法解决。 各类井点降水参考适用范围 项次 井点类别 土层渗透系数/(m /d) 降低水位深度/m 1 单层轻型井点 0.1~50 3~6 2 多层轻型井点 0.1~50 6~12 3 喷射井点 0.1~2 8~20 4 电渗井点 <0.1 根据选用的井点确定 5 管井井点 20~200 3~5 6 深井井点 10~250 >15 井点降水有两类:一类为真空抽水,有轻型井点(单级或多极)、电渗井点和喷射井点;另一类为非真空抽水,有管井井点和深井泵等。施工时应根据含水层分布及类别、渗透系数、降水深度、工程特点及 2 设备条件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适当的井点降水方法。各类井点降水方法的参考适用范围可参照上表选择。以轻型井点降水法采用较广。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轻型井点法降水就是沿基坑的一侧、二侧或四周将多根较细的井点管埋入地下蓄水层内,井点管的下端装有滤管,井点管的上端通过弯管与总管连接形成管路系统,利用装在管路系统上的抽水设备将地下水通过井点管不断抽出,这样便可将原有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需要的高度。 轻型井点降水布置示意图 1、井点管,直径与滤管相同,长度 5~7m 。 2、滤管,直径38~50m m ,长度 1.0~1.5m 。 3、总管:直径100~127m m 。 4、弯联管,一般为透明塑料管或橡皮管。 5、抽水设备,包括真空泵、离心水泵和水气分离器等组成。 3 一、轻型井点降水设备: 轻型井点降水设备由管路系统与抽水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甲、管路系统:包括滤管、井点管、弯联管及总管等。 1、滤管: 滤管是进水渗透管,其构造是否合理对抽水 效果影响很大。滤管的直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