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国、协约国。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20 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三国同盟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以德国为核心;三国协约由俄国、法国、英国组成,以英国为核心。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年 6 月——1918 年 11 月)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 年 6 月 28 日)1914 年 7 月 28 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爆发也很快卷入。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新式武器飞机、坦克结束1918 年 11 月 11 日同盟国战败投降性质是一场非正义掠夺和侵略战争影响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产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一苏俄。三、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一战后)1.巴黎和会目的一战结束后,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亟待解决的问题。时间1919 年 1 月至 6 月地点巴黎凡尔赛宫参加国27 个战胜国,其中英法美(三巨头)主宰会议结果协约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性质战胜的列强重新强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影响建立了凡尔赛体系,暂时确立列强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对中国的影响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凡尔赛和约》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国的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凡尔赛体系建1919 年 1 月召开巴黎和会,6 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1919——立1920 年,协约国还分别冋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署了一系列和约,与《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作因为它只是暂时调整和缓解了列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用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所以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一、20 世纪初的中国局势1. 列强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上也加强对中国的掠夺。铁路成为投资最大的经济领域。2. 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3. 革命知识分子以上海和东京为中心,出版大量报刊,积极宣传革命。如邹容的《革命军》4. 各地创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兴中会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的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2)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地点1905 年日本东京领导人孙中山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又概括为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