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影片的结尾,放了一堆成功人士的照片,除了俞敏洪、徐小平、王强,还有张朝阳、王石、杨澜,甚至还有老干妈(=。=)事已至此,眼眶终究还是湿润了,不是那种强烈的感动或者悲伤,而是一种很奇特的共鸣。 那就来说说这奇特与共鸣吧。笔者 90 前,离电影里讲述的那段青春距离挺远的,那样的装扮,那样的校园,那样的图书馆,一切都是如此陌生。 我也从未想去美国, 更是从未碰过托福、 GRE。大学四年,好似每天都在吃喝玩乐,闲来看看背着单词地苦逼室友,空时去图书馆在一堆啃书人中间翻着?国家地理 ?。至于新东方,那更是毫无交集,哪怕新东方热早就传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就算同窗好友时不时拿那些老师们笑话作为谈资, “学渣〞依旧自由自在, 懒得去进步。而我的周围,好似鲜有心存“共同〞“理想〞的伙伴,创业二字离自己实在太远, 我码我的字,你上你的班,来去自在,两袖清风。 以上是我能回忆起的大学时光,和电影里表达的, 截然相反。 可让人意外的是,就算是 ?致青春 ?的岁月看似离我的校园生活更接近,但它并没有让我有所感触,反而是这部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合伙人 ?,反而是没有在我的青春里呆过的陈可辛,把故事说进了心坎里。它好似是一针鸡血,开始让我有些心生羡慕,原来自己的大学生活,少了那么多的情怀与拼搏。我不懊悔,但我却为之向往。说回看片的那天,放映罢了,前前后后响了三遍掌声,观众纷纷与陈可辛导演分享了看片的感受,神奇的是,从50 后到 90 后,居然个个都能从电影里找到2 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的影子。一个老伯冲动地说:我儿子当年在美国就是这么的苦啊 ! 被开除了,然后一个人走在街上, 哭得不行了才往家里打个⋯⋯一个 90 年的小姑娘感慨地说,电影里的那一首首有关青春的歌曲,实在是勾起了校园的回忆⋯⋯我说,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深深地撼动了我,具体记不得了,大致是:如果皱纹最终会刻到你的额头上,那就别让它爬到你的心上。吴君如调侃陈可辛, 她说这部电影完全没进步,水准一下回到二十年前,但在我看来,这次的回归,有笑有泪, 令人欣喜。 即便你没有经历过着一切, 但依然会为这三个男人的梦想叫好 ; 即便三个合伙人的英语发音实在是很〞屌丝“,但依旧不会阻碍荷尔蒙的迸发; 即便有 ?致青春 ?在前,看完?合伙人 ?后还是觉得,这才叫真正的致青春。因为,青春不是帅哥美女的专属,不是一代人的专属,青春,属于每个人,哪怕你是个二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