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 纪 中 叶 对 中 国 来 说 是 一 个 意 义 重 大 的 转 折 时 期 , 当 时 , 面 临 着 "五 千 年 未 有 之 变 局"的 古 老 中 国 步 入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与传统的 农业社会迥异的 、现代性逐渐增长的 历史发展阶段。这条道路在中 国 充满了 深刻的 矛盾和冲突。在这条道路上, 中 国 既取得过巨大 的 成就,也一 次次丧失了 历史赐予的 难得机遇, 长期 在通往现代的 旅途中 蹒跚而行。中 国 变 革的 艰难无疑与前 现代社会的 历史遗产有 关, 也与中 国 政治中 枢的 政策选择密切相联, 同时 它还受到错综复杂 的 国 际 环 境 的 巨大 影 响 。中 国 以 迥别 于 其 他 国 家 的 特 有 方 式 实 行社会转 型 , 无论 它的 成功 还是 挫 折 都 丰 富 了 人 类 的 经 验 宝 库 , 为 众 多 的 后 发展国 家 提 供 了 深刻的 教 训 和启 示 。 一 、中 国 社会转 型 的 政治、经 济 和意 识 形 态 基 础 数 十 年 来 , 一 个 长期 在学 术 界争 论 不 休 的 问 题 是 , 如 果 没 有 1840 年 开 始 的 列 强 对 中 国 的 侵 略 , 中 国 能 否 主 动 开 始 从 前 资本 主 义 社会向 资 本 主 义 社会过渡 ,从 而完 成从 农业社会向 现代工 业社会转 变 的 过程 。在这里 ,我 们 尝 试 性地 提 出 自 己 的 看 法 : 中 国 所 承 袭 的 巨大 的 遗产中 ,包 孕 着 可 诱 发现代社会的 因 素 ,这些 积 极 因 素 在一 定 条件 的 作 用 下 可 刺 激 传统社会向 现代社会的 演 变 ; 但 是 , 作 为 总 体 特 征的 中 国 前 现代社会的 政治、经 济 、社会结 构 却 存 在着 根 本 性的 制 度 缺 陷 , 它严 重 阻 滞 着 传统中 可 现代化 因 素 的 成长, 如 果 没 有 外 来 刺 激 , 即 使 中 国 社会中 存 在着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 也无法 出 现资 本 主 义 , 中 国 仍 将 处 于 前 现代状 态 。 1840 年 在亚 洲 东 南 沿 海 与西 方列 强 相通的 东 方 大 国 中 国 是 长期 被 西 方 思 想 家 所 钦 羡 的 对 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