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数据通信工程第二章 帧中继( FR )技术 五、简答题1、根据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网络拥塞情况,帧中继网络将实行哪些措施?答:根据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拥塞的不同程度,网络将实行下列措施:(1) 将BECN比特置“1”,通知到各帧中继用户;(2) 将置“1”的DE比特丢弃;(3) 每N帧丢掉一帧,当N=1表示缓冲器已满时,所有的帧将被丢弃。同时,用户在收到发自网络的拥塞通知后将作出相应动作,以减轻网络负荷,避开数据丢失。2、简述帧中继的特点答:帧中继最主要的四个特点是传输速率高、网络时延低、在星形和网状网上可靠性高和带宽的利用率高。六、综合题1、阐述帧中继的协议结构答:智能化的终端设备把数据发送到链路层,并封装在LAPDLD信道链路接入协议中,由于用X.25的LAPB派生出来的这种可靠的链路层协议的帧结构中,实施以帧为单位的信息传送,帧不需要在第三层处理,能在每个交换机中直接通过,即帧的尾部还未收到前,交换机就可以把帧的头部发送给下一个交换机,一些属于第三层的处里,如流量控制,留给了智能终端去处理。这样帧中继把通过节点间的分组重发并把流量控制、纠错和拥塞的处理程序从网内移到网外或终端设备,从而简化了交换过程,使得吞吐量大时延小。2、阐述帧中继技术的特点是什么?答:帧中继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的分组交换技术,它具有以下特点:(1) 帧中继技术主要用于传递数据业务,将数据信息以帧的形式进行传送。(2)帧中继传送数据使用的传输链路是逻辑连接,而不是物理连接,在一个物理连接上可以复用多个逻辑连接,可以实现带宽的复用和动态分配。(3)帧中继协议简化了X.25的第三层功能,使网络节点的处理大大简化,提高了网络对信息的处理效率。采纳物理层和链路层的两级结构,在链路层也只保留了核心子集部分。(4)在链路层完成统计复用、帧透明传输和错误检测,但不提供发现错误后的重传操作。省去了帧编号、流量控制、应答和监视等机制,大大节约了帧中继交换机的开销,提高了网络吞吐量、降低了通信时延。(5)交换单元一帧的信息长度比分组长度要长,预约的最大帧长度至少要达到1600字节/帧,适合封装局域网的数据单元。(6)提供一套合理的带宽管理和防止拥塞的机制,使用户有效地利用预约的带宽,即承诺的信息传送速率(CIR),还允许用户的突发数据占用未预定的带宽,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7)与分组交换一样,帧中继采纳面对连接的交换技术。可以提供SVC(交换虚电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