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交换网(X.25) 开放分类: 数据通讯网 目录 1. ·【分组交换网(X.25)】 2. ·【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 3. ·【分组交换的基本特点】 4. ·【通信协议】 5. ·【分组交换网】 [编辑本段]分组交换网(X.25)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分组交换技术就是适应数据通信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通信技术,它能够最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降低通信成本,提供高质量的数据通信服务,所以一问世就获得了成功,并很快发展起来。 利用分组交换技术建立的数据通信网称为分组交换网。由于它主要采用 ITU-T X.25 协议,因此人们也称它为 X.25 网。 [编辑本段]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 分组交换技术是保尔·布朗(Poul Baran)于 1961 年在美国空军 RAND 计划的研究报告中首先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将通信电文分成一个一个的分组,这些分组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终点将收到的分组按顺序重新组合成通信电文。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通信更安全,不容易被窃听,而且利用这种技术可能有助于实现全数字的分布式数据网,并最终提供公用业务。 美国国防部根据这种方案提出研究开发一种计算机通信网,并已于 1969 年完成,该网被 称为ARPANET,是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网。 ARPANET 的成功证实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实用性。其后,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开发自己的分组交换网,分别有加拿大的DATAPAC、法国的TRANSPAC、德国的:DATAX-P 网等。我国于 1988 年引进法国的设备建成了实验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开放了各种业务,并于 1994 年 9 月建成了全国骨干分组交换网(CHINAPAC),之后,各省、市也陆续建立了各自的本地分组交换网。 [编辑本段]分组交换的基本特点 1.分组交换的概念 分组交换是“存储转发”方式的一种。它将用户数据划分为一定长度的分组,包括发信源和终端的地址以及其他一些控制信息,并在每个分组前面加一分组头,分组先被暂存在交换机中,然后交换机再根据每个分组头的地址信息,选择合适的中继线路传送,直至目的地。 2.分组交换的特点 分组交换具有以下特点: (1)传输质量高 每个分组在交换机间传输时都要进行误码控制检验,一旦发现错误,则要求发送端重新发送,这大大降低了数据传输的误比特率。 (2)可靠性高 每个分组在网内传输时的路由是独立的。即使网内局部发生故障,分组也能迂回至终点,通信不会被中断。 (3)可以提供不同种类终端之间的相互通信 这是因为分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