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文化资料 在春秋战国时期,遵义属于巴、蜀、夜郎等邦国的领地。秦汉时期置犍为郡。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 年)为播州。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 年),改置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和平越军民府(隶贵州)。清初,遵义府改属贵州省。辛亥革命后,废弃府建置。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贵州省设11 个行政督察区,黔北为第5 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先设桐梓,后迁遵义县城(今红花岗区)。1949 年11 月,黔北各县先后解放,先置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1997 年,遵义撤地设市改为今遵义市。 因其历史和地域独特的原因,遵义形成了以“酒文化”和“长征文化”为主线的独特地方文化艺术。综观遵义历史与文化,从汉代“三贤”盛览、舍人、尹珍,清代“三儒”郑珍、莫友芝、黎庶昌,到瓶底会议和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迁临,遵义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以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和长征精神为文化依托 ,融 时代精神,形成了与时俱 进 的遵义文化艺术。1978 年以后,遵义文化取 得 了长足 发 展 。 1997 年6 月,国务 院 批 准 撤销 遵义地区设立 地级 遵义市,揭 开 了历史名 城遵义经 济 社 会发 展 的新 篇 章 。2002年8月18日 ~9 月18 日 “遵义三节 (全 国杂 技 、国际 名 酒、旅 游 )一 会”(招商 引 资)的成功 举 办 ,谱 写 了遵义文化新 的一 页 。 一 、十大文化 “十大文化” 是 指 : “沙 滩 文化、长征文化、国酒文化、土 司 文化、建筑 文化、诗 乡 文化、杂 技 文化、辣 椒 文化、民族 文化、茶文化”,其中前五者属传承文化,后五者为特色文化。 (一)传承文化 1.沙滩文化 从明末至清末三百余年间,沙滩文化蒸蒸日上,方圆约2.5平方千米的沙滩出了数十名举人进士,成了大儒之乡、诗文之乡、书法之乡、外交家的摇篮,其中有学者、诗人郑珍,西南巨儒莫友芝和被称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和“全才君子”的黎庶昌等著名人物,形成了一个冠冕全黔的文人群体。 2003 年,遵义籍贵大退休教师罗方和其姨夫郑贤钊投资 100多万元在黎庶昌故居附近修建“沙滩文化陈列馆”,为故居旧景增添新的文化景点。陈列馆展示名典“书山学海”、“三贤堂”、“农耕文化用具”等,以保护、开发沙滩文化为已任,搜集、整理、展示传统文化。 2.长征文化 长征文化是遵义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攻克娄山关、强渡乌江……红军给遵义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