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新题型:为什么原句比改句好?知识素养积累:一、修辞手法二、句式特点1.特殊句式倒装句、双重否定句、反问句、感叹句、排比句2.长句与短句3.整句与散句4.口语与书面语三、关键词语叠词、拟声词、动词、形容词、……一、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如:这个西瓜大得像一个篮球一样。【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2.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1)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2)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扩大夸张)3)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4.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1)满招损,谦受益。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5.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6.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1)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2)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作用】: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出感情。7.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8.设问:为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设问是自问自答的)。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作用】: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增强语言气势,引起读者注意,发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9.叠词:增强音韵美,朗朗上口,有节奏感;生动形象地突出物象的某种特点;加强感情的表达效果。叠词作用举例: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形象性(突出物象的某种特点):迢迢,写出了牵牛星之远;皎皎,写出织女星的明亮;纤纤,写出织女之手的纤细;札札,写出织女织布之繁忙;盈盈,写出河水的清澈;脉脉,写出相视之深情。•抒情性(体现景中情与情中景):“盈盈”“脉脉”抒发了两人浓浓的离愁别绪。•音韵美(朗朗上口,有节奏感):运用叠音词,使得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增添了音韵美。10.拟声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人物的心情,动作的状态,使读者产生联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二、句式特点(一)、特殊句式1.倒装句:将定语、状语等修改成份独立出来,单独形成一个个小分句。起强调突出作用2.反问句:语气较为强烈,表意较为肯定。(见修辞手法:反问)3.感叹句:表达感情更为强烈。4.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比一般的肯定句语气更强,更加肯定。一般来说,双重否定句语意最重,语气最强烈;一般否定句语意最轻,语气最弱。5.排比句: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