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设计Qualitativeresearchdesignprimarycoverage研究的评估和检测手段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研究的情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现象和问题界定研究的现象DefiningthePhenomenaofResearchPART01界定研究的现象•1、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2、将研究范围不断调整和聚焦•注意:①避免自己和社会上某些人想当然的前设•“”中学生因父母离异而学习成绩下降研究;•“”从中学生角度看待父母离异对自己学习情况的影响;②自己选择的研究现象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否可行确定研究的问题IdentifyingresearchissuesPART02寻找研究的问题•“”有意义的问题•①研究者对该问题确实不了解,希望通过此项研究对其进行认真的探讨•②该问题所涉及的地点、时间、人物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对被研究者来说具有实际意义,是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概括性问题特殊性问题A差异性问题特殊性问题B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理论性问题、推论性问题、评价性问题D比较性问题E意义类问题情景类问题C因果性问题F选择合适的问题类型对研究问题作出界定和表述•①研究的问题应该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窄,而什么是宽和太宽,什么是窄和太窄,取决于其他方面的因素,如研究的时间地点,研究者人数,被研究者人数、研究事件的多寡、研究的方法类型等•②确定了研究问题的范围之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语言表述,由于语言具有形成现实的作用,研究问题的语言表述,直接影响到研究的焦点和覆盖范围。•③对研究的问题进行表述之后,我们还需要对该表述中重要的概念进行定义,使这些概念在研究中具有可操作性。讨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ThepurposeandsignificanceofdiscussingresearchPART03个人的目的A实用的目的B科学的目的C研究者的目的界定研究的背景知识DefiningtheBackgroundKnowledgeofResearchPART04背景知识•研究者目前对将要研究的现象和问题所了解的情况。•前人有关的研究成果(“”概貌简单勾勒,发掘存在的漏洞和空白;预研究)•研究者个人的经验性知识(个人经历、自己对问题的了解和看法)•研究者自己有关该研究问题的概念框架•①组成研究问题的重要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②研究问题的范围、内容维度和层次;•③研究者自己目前发展出来的工作假设。确定研究对象IdentifyingresearchobjectsPART05确定研究对象(抽样的对象)我希望到什么地方,在什么时间,向什么人收集什么资料?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这个时间和这些人?这些对象可以为我提供什么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如何回答我的研究问题?抽样•概率抽样:在被限定的研究对象中每一个单位都具有同样的被抽中的概率。•非概率抽样:按照其他非概率标准进行抽样的方式。质的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非概率抽样方式是目的性抽样”,即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目的性抽样的具体策略①根据样本的特性进行抽样所选择的样本本身是否具有完成研究任务特性及功能。极端或偏差型个案抽样强度抽样最大差异抽样同质型抽样典型个案抽样分层目的型抽样关键个案抽样效标抽样证实或证伪个案抽样目的性抽样的具体策略②抽样的具体方式研究者本人的行动方式01通过局内人寻找消息灵通人士滚雪球或链锁式抽样03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对研究现象进行随机抽样目的性随机抽样02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抽样机遇式抽样04随研究者自己的方便抽样方便抽样05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抽样策略选择抽样对象综合式抽样讨论研究关系DiscussionandresearchrelationshipPART06研究关系•“”质的研究中的研究关系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1)研究者个人因素对研究的影响•①研究者的个人身份,如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种族、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个性特点和形象整饰等;•②研究者的个人倾向,如研究者的角色意识、看问题的角度、个人与研究问题有关的生活经历等。•2)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的影响•主要包括局内人与局外人、熟人与生人、上下级与平级、性别异同、年龄异同等关系。选择研究的方法SelectiveresearchmethodsPART07进入现场的方式•“”所谓进人研究现场至少可以指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