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精要关键信息1.LDL-C是血脂异常首要干预靶点、非HDL-C为次要干预靶点2.新增LDL-C、非HDL-C“理想水平”标准3.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按推荐流程进行,新增余生危险评估:年龄55岁以下10年发病风险中危的人群4.中等强度他汀定义的变化:新指南为每日剂量可降低LDL-C25%~50%5.建议临床依据患者血脂基线水平起始应用中等强度他汀6.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的血脂管理,同样遵循在ASCVD发病危险评估基础上,结合伴随疾病特点开展血脂个性化管理背景冠心病死亡率升高,超七成归因于胆固醇异常,冠心病防治关键为控制胆固醇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我国高胆固醇血症(TC≥5.18mmol/L)“三率”水平较低,尤其在农村我国儿童青少年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流行病学背景制定基础2007年以来,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进一步验证了降胆固醇治疗对AS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国际上许多学术机构相继更新或制订了新的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此间我国临床血脂领域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我国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在长期随访的基础上,获得了20年随访的新数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53新指南对推荐类别、证据等级的定义I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Ii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Ii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III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证据水平A:证据基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证据水平B:证据基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基于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结果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53血脂检测项目的临床价值项目临床意义TC总胆固醇;对疾病预测不如LDL-C精准TG变异度大;空腹TG≥5.7mmol/L(500mg/dl),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LDL-C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是ASCVD危险性的首要评估指标HDL-CHDL参与胆固醇逆转运到肝脏代谢;与ASCVD发病危险呈负相关ApoA1血清ApoA1可以反映HDL水平ApoB血清ApoB主要反映LDL水平;高ApoB血症而LDL-C浓度正常的情况,提示血液中存在较多小而密的LDL(sLDL)Lp(a)可能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尚缺乏临床研究证据。在排除各种应激性升高的情况下,Lp(a)被认为是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53注: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ApoA1:载脂蛋白A1;ApoB:载脂蛋白B;Lp(a):脂蛋白(a)中国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分层血脂项目TCLDL-CHDL-C非HDL-CTG理想水平<2.6(100)<3.4(130)合适范围<5.2(200)<3.4(130)<4.1(160)<1.70(150)边缘升高5.2-6.2(200-239)3.4-4.1(130-159)4.1-4.9(160-189)1.70-2.3(150-199)升高6.2(240)4.1(160)4.9(190)2.3(200)减低<1.0(40)分层血脂项目TCLDL-CHDL-CTG合适范围<5.18(200)<3.37(130)≥1.04(40)<1.70(150)边缘升高5.18-6.19(200-239)3.47-4.12(130-159)1.70-2.25(150-199)升高6.22(240)4.14(160)≥1.55(60)2.26(200)减低<1.0(40)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53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1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目标人群血脂异常的分类分类201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原发性高脂血症除了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能量、高脂和高糖饮食、过度饮酒等)与血脂异常有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