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题目(小说)•《羚羊木雕》(线索:事物—羚羊木雕)•《社戏》(线索:事件—划船看社戏)•《故乡》(线索:见闻—“我”的所见所闻)•《范进中举》(线索:人物—人物变化)•《走一步,再走一步》(线索:事件—爬悬崖)•《最后一课》(线索:小弗朗士的见闻)•《我的叔叔于勒》(线索:人物—于勒)•《变色龙》(线索:事件—处理狗咬人)•《热爱生命》(线索:感情—求生的欲望)考点一:文章内容要点概括•问题设计:•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钥匙:确定主人公;归纳人物做了什么,写出事情的结果。•例如:卡亚为了孩子十几年来弹琴,最终让孩子过上了正常生活。•2、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钥匙:在确定好主人公后,要概括出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般而言,作答前需要先找到事件的结果和起因,之后再把经过概括出来。一个孤独、忧伤的女孩,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起因),在老师的关怀、教育下,领悟到花季少年谁也不该错过生命的春天的道理(经过),从而走向阳光、走向自信,走向成功。(结果)•作业:1、试题分析p79第1题考点二:梳理文章的结构•问题设计:•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我”早年在麦收时节的一些生活场景。这些情景包括“我”搓麦粒—()---和家人一起割麦子—()---().•钥匙:我们可以依据时间的先后,地点的变化、人物的变化以及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来梳理情节,归纳内容。(仿照示例的句式来组织答案);然后定位自然段落•答案:①和小孩子们拾麦穗②和家人在割麦间歇一起做饭吃;③和伙伴们帮老师一起割麦子。•2、喜旺在见到父母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钥匙:抓住文章中表示情感的词语,如果没有情感词语,那么,则分析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景物等描写内容。•作业:1、试题分析p86第1题;2、试题分析p88第2题;3、试题分析p75第2题;4、试题分析p85第1题;5、练习册p12第3题考点三:把握记叙的线索与顺序•问题设计:•1、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钥匙:线索:以时间、地点、人物的见闻、事物、感情变化或者事件为线索。•2、从叙述顺序来说,选文的第3、第4自然段属于什么顺序?主要作用是什么?•钥匙:顺序、倒叙、插叙。•作业:1、试题分析p67第3题;2、试题分析p84第1题•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形成悬念。•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考点四:分析人物形象•问题设计•1、结合文章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钥匙:先概括出人物的性格形象,然后结合文章具体的细节加以分析。分析不是照抄原文,也不是简单地说第几段第几句表现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通过对事件的概括出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通过对事件的概括得出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的结论。•答案:他细心,学费缝在口袋里,最后放在袜子里。他深爱孩子,送行路上一再嘱托,为筹集学费四处求人。•2、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作业:1、试题分析p76第3题;2、试题分析p77第1题;3、检测本p60第3小题。考点五:把握文章的主题•问题设计:•1、本文标题“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有何含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钥匙:1、分析文章的标题2、分析文章的关键句段。特别是联系“人的品质”、“情感”、“哲理”、“生活经验”……•答案:“只想让您听听我的心跳”暗示了老人对“我”的重生之恩,也表达了“我”对老人夫妇的纯真感激之情。短文记叙“我”到到黄花小镇寻找捐助“我”上学的老人夫妇,并给他们戴上“心”项链的故事,赞美老人夫妇的仁爱之心,也反映“我”的感恩之情。•2、“我”得到了怎样的人生启迪?•钥匙:1、分析文章的标题2、分析文章的关键句段。3、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材料,联系以下几个方面。•①生命意义②情感体验,母爱、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