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后间隔旁道大头到位技巧•左后间隔旁道消融具有挑战性对初学者有一定难度,原因:1、鉴别诊断:需与右后间隔旁道鉴别2、左后间隔标测A波振幅往往较小,心室刺激或心动过速时在较大范围VA重叠,较难区分哪个部位A波最早3、合适的导管4、导管到位有一定技巧,需积累经验5、有风险(损伤希氏束)6、极少数病人需冠状窦内消融•鉴别诊断•如不能肯定是左后间隔旁道,先标测右后间隔右后间隔旁道左后间隔旁道:心动过速发作左后间隔旁路:心室刺激消融导管A波很小消融成功:室房分离•左后间隔:距冠状窦口1.5cm(1~2cm)•合适的导管•一般选择小弯消融导管•经验:因每个病人心脏大小,结构不一,如某种弯度导管不能标到理想A,V波,换用其他弯度导管•导管到位•右前斜位30º,导管经主动脉逆行进入左室,导管伸直后,回撤并逆钟向旋转导管,以小弯(或大弯)贴靠在后间隔•右前斜位初步定位(右前斜位不能肯定导管位于左后间隔,左后侧壁或左中间隔)•左前斜位45º定位,放电(窦性,10秒后心室刺激)。容易发现导管向中间隔移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中间隔注意希氏束电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病例右后间隔标测左前斜位•如反复在左后间隔消融不成功,应考虑有无左中间隔旁路可能。若左中间隔无理想靶点图,冠状窦内标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