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浅谈施工单位现场工程造价管理 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往粗放式经营的模式已被淘汰,施工单位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猎取较高的利润,必须勤练内功,加强对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施工单位要加强项目管理,我认为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完善造价管理机构;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狠抓方案的落实。 要想管理好造价,施工现场必须设立造价管理管理机构,由精通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精品 word 文档可以编辑(本页是封面)【最新资料 Word 版 可自由编辑!!】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造价业务的专人负责,并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全面参加成本管理。提高预算人员素养是提高预算工作水平的根本保证。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要做到三控:施工前控制、施工中控制、施工后控制。 一、施工前: 1、借助图审机会,弥补投标失误 预结算部门要熟悉图纸,讨论合同、招投标文件,从造价角度会同工程部对图纸提出对疑问,引导设计院给出的答疑有利于施工单位,以转化合同及投标文件中不利于施工单位的条款项目。如图纸中未说明要做砼窗台,但按相关法律规范要求确实要做砼窗台,工程合同签订的是固定总价合同,施工单位投标的时候又遗漏了这一项目。施工单位要是在施工过程中把窗台项目以签证的形式让建设方或监理签字就有难度,能不能签到还是个问题,假如我们在图纸答疑中提出“窗子下口是否要设立窗台板,如设立,尺寸多少,如何配筋”,设计院看到问题后一般会从工程安全耐用角度给予正面的答复,这样,竣工结算的时候,凭着图纸答疑,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拿到这笔费用。 2、分析成本,建立各项制度控制成本首先要根据企业施工技术水平和劳动定额,计算出额定材料消耗量,编制项目人、材、机需要量计划、供应计划,提出控制目标。帮助材料供应部门建立各类台帐,以控制目标的量为最高上限,建立限额领取的制度,鼓舞节约,惩处浪费。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建立采购价控制制度,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讨论,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建立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制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建立材料余料回收制度,降低料耗水平,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开和减少二次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合理组织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