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1 3 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七(最新)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3 分) 1. 第一学段(1—2 年级)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C)。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2. 现代教学媒体的扩散性是指(D )。 A.媒体可以记录和存储信息,以供在需要时再现 B.媒体固定的信息符号是可以再现出来 C. 若干种教学媒体能够组合使用 D.教学媒体可以将信息在一个扩大了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传递 3.下列选项不属于测验特点的是( B) A.客观性 B.主观性 C.间接性 D.相对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 分) 1. 语文教学的构成支柱是(ABC )。 A.语言教学 B.文艺教学 C.文章教学 D.活动教学 2.语文教学的目标有(ABCD )。 A.识字与写字目标 B.阅读目标 C.写作目标 D.口语交际目标 三、论述题(7 分) 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是什么? 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教学语言艺术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学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教师的教学素质和能力也通过语言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这样说:教学的语言艺术是教师全部教学素养的综合体现,它影响和制约着教师教学的效果。(2 )教学语言艺术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学语言艺术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由于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反映其思维能力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能探知教师的思维过程。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体验到思维过程的快乐。一般而言,不同特点的话言对学生思维方面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概括性语言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生动形象的语言影响学生的形象思维,而教师的语言机智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语言能力和习惯。同时,教学语言艺术本身也会成为学生审判的对象,使学生从中获得审判感受,激发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审判能力。 (3 )教学语言艺术影响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发展。语言信息是思维的原料,思维过程本身又是信息加工的过程。语言信息越丰富,思维加工就越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语言艺术的追求,促使其不断增强自身语言信息的储备,自觉训练语言组织能力,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在教师语言能力提高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