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护理分层管理 依照护理部分层管理的要求对我科护理人员实行了“护士长→主管护士→执行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现已运行2 个多月,我作为我科协助护士长管理病房事务的组长之一,也同时兼任主管护士的职责。 一、对主管护士的要求最高。主管护士在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教学水平、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方面都应较突出,能督促执行护士、辅助护士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对执行护士、辅助护士兼有指导的作用。护士长不在时,主管护士负责协调病房的总体事务。这就要求主管护士承担更多的责任,更多地协助护士长参与到病房的具体管理当中。个人的压力会有所增加,但是主管护士的工作能力得到护士长与各级护士的认可之后,能使个人树立信心,增强工作中的成就感。 二、提高对执行护士的要求,促使其尽快成长。新近分配到我科的年轻护士相对较多,执行护士在完成各班职责方面都没有问题,但在参与病房的各项事务、带教助理护士方面经验不足,长此以往,不仅科室的护理人才梯队无法很好地形成,还会影响到每位护士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借助实施分层管理的契机,护士长在与组长充分讨论后,将 4 位组长(主管护士)分管的医院感染控制、护理教学、实习护生管理、年轻护士培训、仪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分别在执行护士当中相对应地找到“助手”,给她们展示自我的平台,督促其成长。执行护士有被重视的体验,充分调动了她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参予到病房事务与科室管理中来。 三、助理护士工作时间不长,需要主管护士、执行护士树立榜样、不断激励的年轻群体,可能也是最有潜力的后备力量,科室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氛围将会对她们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我科刚刚实施分层管理,各级护士,尤其是执行护士与助理护士尚未形成较明显的层级,在履行各级护士职责方面也还需要磨合。根本还是要转变护士“无论大事小事都找护士长”的这种观念,逐步建立上级护士胜任本级职责、下级护士服从上级护士指导、监督的模式,通过工作能力的评价、分配系数不同等方法激励下级护士尽快成长,升任为上一级的护士,使个人的价值充分得到体现。 新生儿科护士分级培训计划 2-5 年护士 第一部分:专科护理操作: 1、 新生儿脐部护理操作技术 2、 新生儿光疗护理操作技术 3、 新生儿沐浴护理操作技术。 4、 新生儿喂奶操作技术及鼻饲操作技术 第二部分:技术操作及急救仪器的使用 1、 洗胃法 2、 新生儿吸氧术 3、 新生儿吸痰术 4、 雾化吸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