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0 1 4 年应知应会-气采样及现场监测项目 一、 环境空气采样 1.环境空气监测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监测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是:(1)在监测范围内,必须能提供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质量信息。(2)监测网络应考虑获得信息的完整性。(3)以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为基础,根据监测的目的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寻求优化的、可操作性强的监测方案。(4)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影响监测点位的其他因素。 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是:(1)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应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2)应考虑各监测点之间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取得的监测资料具有可比性。(3)各行政区在监测点位的布局上尽可能分布均匀,以反映其空气污染水平及规律;同时,在布局上还应考虑能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空气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4)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位能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3.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 m 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⒑)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 m 的颗粒物。 4.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 5.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两倍以上。 6.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采气袋采样和固定容器法采样③ 7.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溶液吸收、填充柱采样法和低温冷凝浓缩 法。 8.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9.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滤料法和自然沉降法。 10.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流量、时间、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11.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破裂,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 2 12.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气样中污染物穿透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13.环境空气24h 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3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