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 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答案】A 【解析】A、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物理吸附作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 正确;B、污垢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该过程利用了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热碱溶液)能发生彻底的水解反应,发生了化学变化,B 错误;C、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会释放一种称为乙烯的物质,乙烯具有还原性,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C 错误;D、铁粉可吸收氧气,防止食品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D 错误。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 【答案】C 【解析】根据四联苯的结构可知,的分子结构呈现对称性,则四联苯分子中有5 种不同类型的H 原子,所以一氯代物也有5 种。 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 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 Cu(NO3)2溶液 【答案】B 【解析】A、发生的反应是CuO+H2Cu+H2O,固体从 CuOCu,质量减小,A 错误;B、发生的反应是2Na2O2+2CO2=Na2CO3+O2↑,固体从 Na2O2Na2CO3,质量增加,B 正确;C、发生的反应是 Al+Fe2O3Al2O3+Fe,固体从 Al+Fe2O3 Al2O3+Fe,质量没有变化,C 错误;D、发生的反应是 Zn +Cu (NO3)2= Zn (NO3)2+Cu ,固体从 ZnCu ,质量减小,D 错误。 10.下列图示试验正确的是 A.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除去 CO 气体中的 CO2气体 D.乙酸乙酯的制备 【答案】D 【解析】A、除去粗盐中的不溶物采取过滤的方法,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三靠”指的是玻璃棒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一侧、烧杯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A错误;B、加热固体,试管口要向下倾斜,B 错误;C、除去 CO 气体中的 CO2气体要通过含有碱溶液的洗气瓶,要注意气流方向为长管进气、短管出气,C 错误;D、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正确。 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 pH=5的 H2S 溶液中,c(H+)=c(HS-)=1×10-5mol·L-1 B. pH=a 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 pH=b,则 a=b+1 C. pH=2的H2C2O4溶液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