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0 1 4 年漳州一中、漳州一中、龙海一中自为招收保送生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4 题。(14 分) 磧①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年沙②莽莽绝人烟。 少年游③ [宋] 苏轼 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④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释] ①磧:沙漠。②平沙:广阔的沙漠。③此词作于润州赈济灾民期间,此时作者已近半年没有回家。此词托为思妇怀念远人。④姮娥:嫦娥。这里指月亮。 1.下列与“飞雪似杨花”一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岑诗首句以“西来”交代前行的方向,“欲到天”表明辞家后的行程之远,也给人以壮阔之美感。 B.岑诗末句通过“莽莽绝人烟”表现出大漠的荒凉,从而暗示了边塞生活风餐露宿的艰苦。 C.苏词上片后三句表达思妇对亲人的思念,“飞雪”“杨花”形象地刻画出亲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现状。 D.苏词下片最后三句情景交融,以景写情,既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月夜图,又巧妙地传达出相思之苦。 3.请比较“月”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词中作用的异同。(4 分) 答: 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的内容。(4 分) 古人作诗,极为重视画面的呈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一句 “ ① , 愁云惨淡万里凝”勾勒出塞外壮观的雪景,为下文的送别铺垫环境;李贺《雁门太守行》的开篇“黑云压城城欲摧, ② ”则凸显边塞战斗气氛的凝重;而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的颈联“ ③ , ④ ”更是将一幅边疆黄昏美景图呈现在读者眼前。 ① ② ③ 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10 题。(22 分) 2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①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少好刑名之学②,事魏相公叔座为悲 庶子。 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悲求贤者,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 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 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