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题 光学部分 1.小康组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 1和 2。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1,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2,一直看到蜡烛 2与 1的像完全重合。 (1)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原物体_________。这里应用了__________(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的物理方法。 (2)她们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 。 (3)移去后面的蜡烛 2,并在此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 2.小强组在实验室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时,小强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由于调节不当,反复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没能看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他们经过调整,把器材摆成了如下图所示的位置,尽管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又偏高了(P点是 2倍焦距处)。解决方法是(写出一个方法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问题解决后,他们又把蜡烛移到 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时成的是倒立、_____________的实像。 3.小宇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下图所示的 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探究后他们小组四人分别总结了一句话。其中正确的是 。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4.小康同学将一个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便得到了凸透镜的焦距。请你说出在这个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的操作问题是(写出两个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迎接期中学习质量检测,二、一班的同学们来到物理实验室做拓展系列实验。实验桌上已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如下器材:盛水的小烧杯一个、钢尺一把、凸透镜一个、凹透镜一个、音叉一个、玻璃板一块、乒乓球(系细线)一只、平面镜一块、蜡烛两支、火柴、橡皮筋多根、可折叠白纸板一块、小锤一个、激光手电。利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