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临床应用进展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陈荣昌新通气模式及其特点新通气模式包括以提高人机同步性为主的容量辅助(VS )、适应性支持通气(ASV) 、按比例辅助通气(PAV )模式,主要改善氧合功能的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 )和气道压力释放通气( APRV )模式。新模式不仅能达到更好的人机同步性,改善肺氧合功能, 同时能使呼吸机的应用更简易安全。容量辅助工作方式具有常频机械通气(CMV )和压力支持(PSV )的特点。设定目标潮气量、 分钟通气量和频率,吸气压力自动调至能保证潮气量的最低水平。其优点是能保证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吸气流量足够可变,同步性好。缺点是过度通气,呼吸不规律时潮气量不能保证,吸气时间和目标潮气量需要合理设定。适应性支持通气一种结合容积和压力两种控制模式优点的全自动通气模式。其优点是CMV-SIMV-SPONT模式切换完全由呼吸机自动切换,无需人工变动;患者始终处于最佳呼吸状态, 所作呼吸功最小;气道压力始终处于安全范围,避免容积伤发生;可避免呼吸浅快或窒息发生。按比例辅助通气气道压与患者吸气努力成比例,对患者呼吸起放大作用。流量足够可变,无固定吸气时间或潮气量。其优点是同步性好;允许呼吸形式变化,流量足够可变。缺点是通气量不能保证,受漏气干扰;推算的气道阻力、弹性阻力和吸气努力可能有误。气道压力释放通气较持续气道正压(CPAP)增加了肺泡通气,而较CMV+ 呼气末正压( PEEP)显著降低了气道峰压。自主呼吸与同步呼吸并存可增加患者舒适程度、人-机同步性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机械通气的肺保护策略机械通气本身可能加重肺损伤,主要有气压伤与生物伤。临床研究表明,限制潮气量、降低气道压力、增加PEEP 可减少机械通气相关肺损伤。肺保护策略具体包括:小- 中潮气量( 4 ~8 ml/kg),间歇肺复张手法,容许性高碳酸血症,限制气道峰压、保持平台压≤35 cmH2O,调节适当的PEEP 水平,选择合适的通气方式。然而, 肺保护通气策略应用时机如何掌握,是否所有患者均从中受益,如何选择合理的PEEP、肺复张手法,这些问题仍值得商榷。无创正压通气近十余年,无创正压通气(NIPPV )成为呼吸内科和危重监护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从应用方法学、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均有很大进展。目前 NIPPV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 )的临床作用得到证实,其应用范畴也不断扩展。加拿大一项三级医院调查显示,从治疗病种分布、开展NIPPV 的地点及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