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劳动保障工作调研报告劳动部门面临的工作对象,大多是弱势群体,比如下岗失业的,年老退休的,体弱有病的,城乡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企业改制遗留问题,职工农民工维权等等。因此,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就是社会稳定的“稳定器” 、“减压阀” 、“安全网”,尤其是在当前新的形势下, 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意义显得尤其重大,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环节,也是构建和谐 ** 的基础性工作。如何更好地做好** 市劳动保障工作,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 开拓思路 , 勇于实践 , 为断创新 ,值得我们共同分析、探讨。发展现状社会就业是否充分,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社会保障是否公平,是劳动保障领域衡量社会是否和谐的三个主要标志。近年来,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帮助近1.4 万人重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6 万余人;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乡低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有近5 万人参加了各种社会养老保险。特别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使广大城镇职工和农民享受到了基本医疗保障。积极维权,帮助农民工追欠工资近600 万元。可以说,工作正在卓有成效的开展。综合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劳动保障工作主要面临着世界金融危机持续不利影响,面临着劳动供需矛盾与素质不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部分已就业人员的就业稳定性差,社会保障覆盖面还不够广,保障水平还不高,协调劳动关系难度增大,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缺乏有效的调控机制等等。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就业形势不容乐观1、劳动力总量供需矛盾突出。我市总人口30.2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0.46 万人,现有劳动力15 余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 50122 人,农村劳动力10.29 万人。目前全市共有46800 个劳动力一年连续在外务工时间超过半年以上,其中在本乡 ( 镇) 内就地转移的有11800 人,转移到乡外市内的有24200 人,转移到市外的有10500 人,劳务输出到国外的有218 人。农村待转移劳动力还有7000 多人,就业压力大。从城镇来看, 除在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 各类企业就业外,尚有 2124 人没有就业 ; 每年新增劳动力3000-4000 人, 而每年通过各种渠道新增就业岗位仅3000 个左右,就业缺口较大。2、结构性失业问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