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湖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亟待建立长效运营机制 胡碧辉 陈协清2024 年以来,湖北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一大批农民群众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近几年内,饮水安全工程将覆盖全省所有乡村和农户,实现“村村通”、“户户通”自来水。最近,我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工程运营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仔细讨论,逐步加以解决。一、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营现状(一)建设现状2024 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十一五”期间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并列入了省政府每年的“十件实事”。五年来,全省兴建供水 200 人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7650 处(饮水安全工程包括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圆满完成计划内 1626.12 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超额解决了 190 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省新增受益人口 1800 多万人。在工程建设上,全省各地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因地制宜地选择农村安全饮水安全工程模式。一是优选清洁水源。山区首选山泉水和水库水,丘陵地区首选水库水,平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原湖区首选江河水,远离大江大河和水库的地方取用深层地下水。二是优化供水布局。首选城市水厂进行管网延伸或乡镇水厂进行改扩建,再考虑新建水厂(对水质集中进行净化、消毒处理设施的供水工程),努力向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方向进展。三是进展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四是选择适宜的净化技术。(二)运营管理现状在运营管理上,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究长效运营机制。1、产权明晰,权属清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县级以上政府投资建设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归国家所有,分散式供水工程归受益人所有;集体筹资筹劳建设的供水工程归集体所有;个人(企业)投资建设的供水工程归投资者所有;由政府、集体、个人(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供水工程,按出资比例确定所有权。政府投资所拥有的产权不得拍卖、转让。2、因地制宜,模式多样。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根据地形特点、工程特点和投资来源,因地制宜确定有利于工程长效运行、农民长期受益的运营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实行了八种运营管理模式,即城市自来水经营者统一管理;转让经营管理权;承包、租赁经营或委托经营;股份制管理;水利单位管理;乡镇政府管理;农民用水协会或村委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会管理;自主型管理。3、依规定价,合理收费。根据“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和兼顾用水户的承受能力”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