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 精 品文档1【精品 word 文档、可以自由编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附件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1 现有基础与优势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育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质量监控、技术支持、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该专业已为社会培育电子信息人才 335 人,目前在校生 269 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和院级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和进展带动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与应用、通信技术等专业的建设与进展,形成了优势共享、资源共享、良性进展的专业群,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进展提供了优质服务,促进了日照等周边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进展。本专业现有基础和优势如下:1.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素养过硬的专兼职老师队伍 现有校内专任老师 36 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 15 人,双师素养老师 28 人,具有讨论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老师 21 人。骨干老师先后获得厅级、院级“优秀老师”、“师表奖”、“金牌老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另外,在相关的企业中聘请 10 名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老师,使专业具有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合理的老师队伍,兼职老师比例达到了 21.7%。2.建成了模拟生产现场环境的校内实训场 围绕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维护能力的培育,建立了包括电子技术应用、单片机系统的开发应用、物流控制系统、通讯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在内的 16 个实训室,仪器设备价值 1600 余万元。学生的实训按企业实际生产流程进行,使学生得到了准实战锻炼。3.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及时到位 近年来,建立了包括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日照港通公司、东营盛泰集团、兖州太阳纸业、日照比特等大中型企业在内的 20 余家校外实训基地。各实训基地技术力量雄厚,装备先进,管理水平高,企业效益好,具备常年接受学生实习任务的能力。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学校与这些企业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产学合作”关系,实现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目标,根据产学结合协议,这些企业提供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及老师实践锻炼场所,协助做好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4.“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成效显著 根据培育目标、专业特点、专业方向及对应的素养与能力、技能要求,将整个教学周期分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