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原地区施工安全防护手册VIP免费

高原地区施工安全防护手册_第1页
1/9
高原地区施工安全防护手册_第2页
2/9
高原地区施工安全防护手册_第3页
3/9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原地区施工安全防护手册一、高原地区主要有害因素 高原地区地理特别,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对机体功能影响很大,如不注意加以防范,往往会造成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导致急慢性高原病的发生。高原环境性低氧、强紫外线辐射、干燥是对人体有害的主要因素。 (一)低氧:低氧是高原损害的根本原因,海拔增高、大气压降低,空气逐渐变的越来越稀薄,氧气的浓度也就相应减少,海拔 3000 米氧含量为平原的 69%,海拔 4000 米为52%。人体氧气供给不足而产生低氧血症,出现一系列因环境性缺氧引起的不适症状: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气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失眠等,称之谓“高原反应”,反应的程度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少数反应较重,甚至发生高原肺水肿、高山昏迷、高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等而危及生命。长期在低氧环境下工作、生活,可能会造成组织器官功能变化,罹患高原性心脏病、高原血压异常、高原红细胞增多病、指甲凹陷症等高原特发性疾病。 (二)强辐射:高原地区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干燥少云、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加,紫外线辐射强度大,特别是对人体损害较大的中波紫外线,在海拔 4000米高度,300 纳米紫外线是平原地区 2.5 倍,人体接受辐射量强度更明显,致使暴露部位粘膜、皮肤遭受损伤,发生日光性皮炎、眼球结膜炎等。 (三)干燥:高原大气水分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在海拔 3000 米高度大气的水分只相当于平原地区的 34%,海拔 6000 米仅为平原的 5%。机体水分含量减少与海拔高度呈正比,干燥、缺氧等使皮肤水分散失,致使呼吸道粘膜和全身皮肤干燥,易促发咽炎、鼻炎、干咳和手足皲裂等。二、进驻高原的准备 (一)学习高原防护知识熟习进驻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特点,了解对身体引起危害的因素,掌握自我防护、自我保健和自我监测的常识。 (二)心理适应性煅炼明确在进驻高原中将可能遇的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作好思想准备,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以平和心态对待困难和不利因素,去主动适应高原、战胜高原。 (三)全面身体检查进驻高原前体格检查应详细、全面,经检查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对能否到高原,怎样去适应高原非常重要,体格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详细询问生活史、既往史、家族史、曾上高原反应史。 2、一般检查:测体重、血压、呼吸、脉搏、肺活量和胸腹、心肺、肝脾、四肢脊柱等全身物理检查。 3、实验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原地区施工安全防护手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