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一两 15.625g 现 3.5g太阳病辨证纲要 〖太阳病的提纲〗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提纲】太阳病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寒外袭。 主症和病机:脉浮──外邪袭表,正气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气血必充盛于表,而脉象反映气血活动的状态,故脉应之而浮。 头项强痛──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外邪束表,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不利,故头项强痛。 恶寒──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气被伤,失其“温分肉”的正常功效,故恶寒。 此三症反映了外邪侵袭太阳肌表,正邪交争于体表的病机,是太阳病表证的基本特性,因此列为太阳病篇之首,后人称为太阳病提纲。 〖太阳中风提纲〗 【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提纲】太阳中风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风邪袭表。 主症和病机:发热──风阳邪气伤卫阳,卫阳因抗邪而浮盛于外,故发热。 汗出──卫阳被伤,卫外失固,且风性疏泄,使营阴外泄。 恶风──卫阳被伤,温煦失司,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 脉缓──汗出伤营,营阴局限性,故脉松弛宽缓。 本条首言太阳病,当有太阳病见证,故其脉当见浮缓,浮主邪在表,缓主营阴伤。凡见此脉症者,当为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提纲〗 【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 名为伤寒。 【提纲】太阳伤寒证的脉证提纲。 【解析】本证成因:寒邪闭表。 主症和病机:必恶寒──强调恶寒必然先见。[分析:寒邪束表,卫阳被伤,失去温煦的作用,故必恶寒] 或已发热 (风寒袭表,卫阳能及时达表抗邪,故起病即见发热) ,或未发热 (感受风寒较重,卫阳郁遏,或体质素弱,卫阳不能及时达表抗邪,故发热较迟。然太阳伤寒之发热可有迟早,但恶寒必与病同见) 体痛──周身疼痛,是伤寒的重要症状之一。[分析:寒性凝滞,寒伤肌表,不仅外闭卫阳,并且内郁营阴,营卫气血凝滞,经气运行不畅,故周身疼痛。] 呕逆──寒邪束表,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升降失调。 脉阴阳俱紧者──寸关尺三部脉俱现浮紧之象,浮乃正邪交争于表, 紧乃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气血运行不利所致。 [阐明]:太阳伤寒的脉证除原文所述外,还当有无汗一症,因其以无汗、脉紧为特性,故后人又把太阳伤寒称为风寒表实证。 [鉴别]太阳中风与伤寒,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表证。太阳中风,是因卫外失固,营阴外泄,营卫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