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现象》复习学案编写人: 课型:复习 日期: 学时:一.复习目的:1.通过回想声音的产生、传输、乐音、噪声等知识,找出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2.通过对乐音的三要素内容的训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巩固有关声现象的基础知识难点:进一步学会应用声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二、梳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声音的传输 3、我们如何听到声音 4、声音的特性 :℃℃ 5、噪声危害 和控制 声 现象 ① 声音靠 传输,传输声音的介质有 、 、 、真空 能传声② 声音以 形式向外传输。③ 声速 (1)回声定义: 。(2)声音在固、液体中比在 中传输快。(3)声速大小跟 有关,还跟 有关。(4)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声速度 m/s.① 听到声音的过程: 。② 听到声音的两种路线: 传导、 传导(1)音调 ④ 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也不能听到次声波 (2)响度(3)音色① 定义: ② 高低与 有关。③ 频率 a、定义: 单位 符号 b、人的听觉范畴: 。① 定义: ② 大小与 和 有关。由 决定(1)定义 (2)来源: 、 、 。(3)削弱噪声的途径: 、 、 。(4)控制途径: 、 、 。物理角度: 环保角度 (1)传递信息,举例 (2)传递能量,举例 6、声的运用二、典例透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透析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输【例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___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___传输到现场观众的耳朵的。透析点二:声音的特性【例二】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下列声音的说法中指音调的是________;指响度的是________;指音色的是________。A“高声大叫”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B 女高音歌唱家与男低音歌唱家C 二胡与钢琴发出的声音不同D 在山沟中说话听到回声透析点三:噪声的防治【例三】 下列控制噪声的办法中属于避免噪声产生的是_______,阻断噪声传输的是_______,避免噪声进入耳朵的是_______。A. 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B.阻隔噪声传输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避免噪声产生回声透析点四:声的运用【例四】 下列实例中不能阐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是:(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与否松动B.医生用听诊器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D.运用声呐测海深【例五】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阐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