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 辛村一中 张瑞 近来,我运用业余时间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读完后便良久无言。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能够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震撼” !这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思妙想,也不是讲台上的高谈阔论,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思想,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智慧,每一页都镌刻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民主”……李镇西说 “以厚此薄彼的态度看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事实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真正的爱应当是一种大爱,是爱全部学生,爱身边全部的人。”“爱不等于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没有爱。”他认为,爱绝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的规定和严肃的纪律”。同时,李镇西也认识到,爱心超出一定的程度就成了“溺爱”,而有的爱心在体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侵犯了学生的权利,这种爱他认为是“扭曲的爱”,甚至是“专制的爱”。由此,他深切地感受到:教育只谈爱心是不够的,这完全没有抓住教育的本质。爱心不一定包含着民主,而真正的民主必然蕴含着爱心。“民主教育应当是当今中国教育的时代主题。”,“惟有以培养独立人格、公民意识、创新能力为己任的民主教育,才干真正使亲爱的祖国走向伟大的复兴……”读完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感觉李老师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小爱”——“大爱”——“民主”。是的,民主教育才真正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而不是专制教育中的非人教育;充满爱心的民主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民主教育是尊重个性的教育;尊重个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承认他作为个体的差别性。民主教育是追求自由的教育;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就是尊重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发明的自由。民主教育是体现平等的教育;真正优秀的教师应当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和学生一起追求新知、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合作学习的态度,就是平等精神在民主教育中的体现。 民主教育是重视法治的教育;教育中的法治精神还体现于学生班级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民主精神、法治观念、平等意识、独立人格的启蒙教育。民主教育是倡导宽容的教育;民主本身就意味着宽容:宽容别人的个性,宽容别人的歧见,宽容别人的错误,宽容别人的与众不同……作为教师在充满宽容的课堂上,不应只有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