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几章,觉得本书的主角就是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而越往下,越觉得诡异,到苏菲十五岁生日的那场哲学宴会上,我才渐渐意识到,本书真正的主角是席德和她的少校父亲,而苏菲和艾伯特只是本书作者笔下的人物席德之父少校笔下塑造的人物,少校发明出这两个人以及他们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作为给女儿席德的生日礼物。而奇怪的是,在少校的笔下,苏菲和艾伯特也渐渐感受到了这个发明者的存在,懂得了自己的命运都掌握在他手中,于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脱离了少校的控制,获得了成功。这种被发明者逃离被安排的命运的构思,让我感觉很微妙,甚至感到思维有些被小小的扭曲了。是一本有关哲学的书,带领我们走过了几千年来的哲学的发展史。从最初的自然派哲学家,到理性主义,到古典派哲学家,到繁华蓬勃的希腊文化,印欧文化、闪族文化,黑暗的中世纪时期文化,再到 豁然开朗的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以及当代的笛卡尔,经验主义,浪漫主义,唯物主义,存在主义……丰富的内容带我们走过沧桑,从古至今如此多的哲人有着如此多的理论,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对于世界、生命本质的认识也在不停地进步与创新着。而受过当代教育的我们看着哲学的发展历程,看着古代哲学家们某些有关世界的荒唐的解释,或者看着某些哲学家们的全新的认识世界的角度,看着这些突如其来、迎面涌来的思想,自己原有的某些观念确实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自己也对这个世界开始了某些全新的思考。在我的理解里,哲学就是关心、探索我们这个世界。这其实是我们每个活在这世上的人都应当去思考的。而我们逐步建立自己的人生观、生命观的过程,也能够是看做对于哲学的思考。例如在书的开头作者就提出了两个哲学性的问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类问题也反映了哲学家们的任务,也就是去思考、去探索有关生命、世界等本质的问题的答案。从古至今,已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然而还没有出现能够说服全人类的一种理论,因此也需要无数的后继者给出自己的答案。而相反于观念里的高深莫测,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去研究哲学。可能我们并不能人人都成为哲学家,但是我们都能够成为哲学的思考者,去寻找自己的生存的意义。其实每一位、每一种在各个时代叱诧风云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家都是由“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上与否有上帝和灵魂?” 等等看似无法解答的问题展开的。如何解答这些问题呢?,书中提供了某些线索:“只需用自己的常识”“要站在兔毛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