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中常用的意象和典故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对月思亲一一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汉代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和送别之所。蝉:以蝉喻品行高洁。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南浦:水边的送别之所。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梧桐: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2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蟋蟀: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琴瑟: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3鸿雁:《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子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