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大件”的变迁VIP免费

“四大件”的变迁_第1页
1/4
“四大件”的变迁_第2页
2/4
“四大件”的变迁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四大件”的变迁“四大件”的变迁 东方也辰 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发生了质的飞跃,从一穷二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老百姓的生活用品也经历了数量从少到多、种类从无到有、品质从低端到高端的变化,折射出时代进展中人民生活品质的历史变迁。 计划经济时代的记忆 新中国的工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由于长期的战乱,加之旧中国反动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我国轻工业极不发达。1949 年,我国轻工业总产值只有 48 亿元,平均到每个人身上不到 9 元钱。在当时,我国只能生产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费品。至于其他的产品,绝大多数是手工业小商品,而且品种单一,花色很少,质量粗劣。 从 1953 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像火柴、自行车、胶鞋这些现在看来非常普通的东西,当时都作为最紧迫的工业生产品类,放在了与钢铁、船舶同等重要的位置。然而,受限于当时我国的轻工业生产能力,加之我国确立的优先进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导致一个时期内我国轻工业产品很难满足老百姓迅速增长的基本需求。这在一些生活耐用消费品如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制造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1958 年 3 月 11 日,上海宏音无线电器材厂工程师张元震领导的试制小组与有关单位协作,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4 年后,第一台全部采纳国产元器件的美多牌 28A 型便携式中短波晶体管收音机研制成功,第一条晶体管收音机生产流水线也建立起来。美多牌 28A 收音机上市后立即引起轰动。周恩来总理在出国访问时,曾将其作为国礼。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是当时许多城市家庭渴望拥有、也比较稀有的四件家庭物品,被称为“四大件”“三转一响”。这些东西不仅价格贵,而且是紧俏商品,一般都需要凭票购买。“三转一响”是当时人民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宝,反映出那个时代我国的经济状况和人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民生活水准。据许多人回忆,当时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一个特色景观,就是很多人到百货大楼排长队购买“四大件”。而在广阔农村,能够买得起“四大件”的时间,比城市还要晚上好几年。至于现在完全普及的电视机,对当时的人们来讲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1958 年 3 月,天津无线电厂试制小组参照苏联旗帜牌 14 英寸电子管电视机,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同年 5 月 1 日,北京电视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大件”的变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