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热河日记》中的中国文化探析《热河日记》中的中国文化探析 摘 要:《热河日记》是一部客观地反映和评述乾隆时期中国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著。它是 18 世纪朝鲜杰出的实学思想家、现实主义作家朴趾源的代表作之一。《热河日记》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朴趾源所經过之地的风俗民情,而且比较详细地反映了乾隆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农村、城镇和都市生活中的各种外显或内隐的文化状况和文化观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热河日记》中记载的中国表层文化现象,并对其予以探讨,以期能为讨论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热河日记》;中国文化;朴趾源 一、《热河日记》中的满族文化内容 《热河日记》真实地记载了朴趾源亲眼目睹的满、汉、蒙、回的一些民俗文化,其中满族的民俗事项记载较多。这是因为朴趾源随使节团渡过鸭绿江后,在向燕京(今北京)进发的途中,所经过的地区(辽宁、燕京)大都是满族的聚居地或满汉杂居地的缘故。在《渡江录》、《盛京杂识》等篇中都详细记载了满族的生活和民俗文化。 民俗是一个民族生活的外貌,是民族文化中传承保留得比较稳固的部分。满族这个自古以来就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中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民俗文化。朴趾源作为异国他乡的一名使节团的随员,当他一渡过鸭绿江, 踏上异国的土地,就感受到了不同于朝鲜民族民俗的满族民俗文化的气息。 在《热河日记》中,最先记载的满族民俗是居住民俗和服饰民俗。 他详细地写到了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性别的满人发式:“处女髻发中分,绾上,以此为辩貌”,已婚女子的发式是“绾髻”。《热河日记》中已注意到满族女子爱在发上插花装饰的习俗。凤凰山下鄂姓家的母亲,“年近七旬,满头插花”;在通远堡遇见的那位年纪在“五旬以上”的“意谓主家婆娘”的装扮是“满髻插花、金钏宝珰”;即便是“颠发尽秃、光赭如匏”的迎亲婆,也“寸髻北指,犹满插花朵”满族妇女这种插花饰发的习俗反映了她们对美的一种追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求,而这种习俗与他们的居住条件有一定关系。她们依山傍水而居,春夏秋可随手采摘缤纷的野花以饰发,而他们雄深轩鬯的住室和宽广的庭院以及种花的爱好,都给这种习俗的延续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朴趾源对满族的崇尚骑射的习俗也作了描述和探讨。满族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自古以来就在射猎和战争生活中造就了善骑射的习俗,这种善骑射的骁勇本领,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清朝皇帝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