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体化课程学习兴趣的培育一体化课程学习兴趣的培育 一体化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新模式,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较好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脱节的问题,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加作用。但在教学实际中由于多方面原因,一体化教学效果往往很难尽如人意。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就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如何培育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引发学习兴趣 在学生刚开始接触某一门一体化课程时,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至关重要 。因此,可以首先列举该课程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并带领学生到现场参观,使学生初步了解这门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题的讲解做好铺垫。学校的教学设备毕竟是有限的,在实际生产中有许多设备及工艺流程非常复杂,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弥补教学设备不足。 一体化老师应站在本专业进展的前沿,了解专业进展动向,掌握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并将其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实践教学证明,一体化教学效果优秀的老师,往往是那些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老师。 二、任务驱动,实例教学,促进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老师的能动作用,努力将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一体化教学”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纳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把复杂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联系,把讲课、演示和实验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边听、边看、边想、边做的一体化的学习机会。这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正成为一体化教学应用最广的教学模式。 在电工专业一体化课程的教学中,有些内容很难直接应用于生产实际,导致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另外,有些技能训练课题枯燥,单调重复训练难以建立持久的兴趣。通常可以根据不同的课题来选材设计任务或案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例,用情景实例进行教学。例如《电机与变压器》课题五三相异步电动机拆装一节,学习任务设计为:对一台搁置已久且转子转动不太灵活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维护保养,使其重新投入使用。该任务既涵盖了本课题电机拆装技能,又涉及了轴承清洗保养、绝缘电阻、空载电流测试等实际应用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鼓舞学生相互讨论,运用小组合作、知识探究等方法,将其作为一个师生共同实施的“工作任务”,把学习内容延伸到生产实际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