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学老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与策略建议中学老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与策略建议 【摘要】本文界定了老师职业倦怠的概念,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中学老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问题,区分了四种不同的老师职业倦怠类型,并剖析了造成倦怠的多方面因素和未来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中学老师职业倦怠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中学老师 职业倦怠 调查分析 策略建议 一、老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最早提出“职业倦怠”。“费登伯格把职业倦怠界定为,职业倦怠是助人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强度过高,工作时间过长,并且无视自身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乏不堪的状态,也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1]后来,Maslach 等人将“职业倦怠”界定为,由三个纬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之后,还有一些学者从导致职业倦怠的不同影响因素来界定“职业倦怠”。 相对于国外对老师职业倦怠问题的讨论,我国讨论老师职业倦怠的时间较短,“目前,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较普遍的看法是:老师职业倦怠一般指老师在长期高工作压力的作用下导致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自我进展、与人相处等要素融合方面的结构性偏差。”[2]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老师职业倦怠所下的定义,本文将其界定为:老师职业倦怠,是指老师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长期进展、积攒得不到缓解,对老师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二、中学老师职业倦怠的危害 老师职业倦怠存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老师职业倦怠对于老师自身的负面影响。 (1)对老师身心健康的影响。老师职业倦怠会使老师的身心健康状况明显下降,生理上出现头晕、失眠、易产生虚弱感,心理上产生焦虑感、无助感等不良症状,“这些不良症状假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又反过来会加重老师的职业倦怠,形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成恶性循环,促使老师身心出现更大的疾患。”[3]从而影响了老师个人的正常生活与工作。 (2)对老师教学水平及老师队伍稳定的影响。老师职业倦怠对老师教学水平及老师队伍稳定的影响可用下图表示: 2.老师职业倦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1)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正如有人认为,在个体人格进展方面,老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假如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了一个身心健康的老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假如他既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老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进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