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以人为本的社会历史观意义】以人为本意义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 一般的人本主义者以抽象的人为其出发点,而唯物史观则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的。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理想,就是它的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进展,是我们共产主义者的以人为本的最高标准。以人为本,作为一个工作原则与管理原则,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仍然有争议的问题是以人为本有没有社会历史观的意义。对此,我认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马克思历史观回答的首要问题是:人与外部世界(人的世界、人的社会)的总体关系。这一总体关系包括:人的存在从何而来?社会和历史又从何而来?历史是谁制造的?处于纯粹自然状态的人不是作为人的人。人是通过劳动实践(人的自主、自觉和自为的活动),在遵循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前提下,根据人的方式能动地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人化,从而造成人的正常生存条件,制造出人的世界、人的社会。人由此摆脱纯粹自然状态,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成为作为人的人。这就表明,人是唯一由人的劳动而摆脱纯粹动物状态的生物。同时,人的社会、人的历史、人的世界也不是任何超人的制造,而是人的制造。人与人的世界存在着内在同一性。假如说,劳动实现着人与自然的统一,那么体现这种统一的人的世界、人的社会当然就应坚持以人为本。 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以人为本具有以下一些独特内涵: 第一,唯物史观体系本身就包含以人为本,它们融为一体,并非从历史观的外部另加上去的。而学界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的命题则有从唯物史观外部予以补充的意味。假如马克思历史观体系只是一堆规律的汇总,不包括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价值诉求、取向,那么外补论也许有合理性。但真正的唯物史观全部内容都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结合、融合,所以,作为价值诉求、取向的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以人为本当然要从人出发。一般的人本主义者以抽象的人为其出发点,而唯物史观则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的。所谓现实的人,是指从事活动的、进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行物质生产的人。由于现实的人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才制造了受客观社会进展规律支配的现实的人的世界、人的社会。也正是因为现实人的物质性的行为是受一定的思想、观念、欲求和需要指导的,人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也必定要在适合自己主观需要的形式上来把握自然界的物质生产,力求体现人的超越现实的需求。所以,离开了这个现实的人,...